安徽省城镇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14:16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城镇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城镇化建设是加快经济转型的关键步骤,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驱动力。安徽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科技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制约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安徽省城镇化正处于中期加速阶段,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因此,研究城镇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对安徽省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良好转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基于内生增长理论、要素流动的驱动模型、投入产出联系模型等理论,对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城镇化主要通过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科技创新和经济结构四种因素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其次,根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类型,构建指标体系,用平均值法测算出安徽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值,得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明显正相关关系。城镇化率每提高1%,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0.43%,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消费拉动型和创新驱动型方向转变。 再次,运用Eviews软件,使用安徽省1996-2012年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探究城镇化对四种因素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与科技创新、经济结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呈正相关。城镇化率每提高1%,对科技创新有17.59%的促进作用,说明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显著;对物质资本有10.66%的促进作用,说明增加物质资本投资,有利于拉动经济快速发展;对经济结构有2.08%的促进作用,说明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对人力资本有1.55%的促进作用,说明深化人力资本,有利于提高高素质人才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 最后,在相关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促进高水平人力资本建设、加大物质资本积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激发技术创新活力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值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7;F127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3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9-10
- 一、研究背景9-10
- 二、研究目的10
- 三、研究意义10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10-11
- 一、研究内容10-11
- 二、研究方法11
- 第三节 可能创新点和进一步研究方向11-13
- 一、可能创新点11-12
- 二、进一步研究方向12-13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3-23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文献综述13-16
- 一、技术进步论13
- 二、资本决定论13-14
- 三、人力资本论14-15
- 四、经济结构论15-16
- 五、制度决定论16
- 第二节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文献综述16-23
- 一、关系研究16-18
- 二、机制研究18-19
- 三、贡献率研究19-20
- 四、影响研究20-23
- 第三章 安徽省城镇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分析23-32
-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理论23-26
- 一、城镇化概念及理论23-24
- 二、经济发展内涵24
- 三、经济发展方式内涵24-25
-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25-26
- 第二节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分析26-28
- 一、理论分析26
- 二、关系模型26-28
- 第三节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分析28-32
- 一、理论分析28-30
- 二、关系模型30-32
- 第四章 安徽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概况32-42
- 第一节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概况32-35
- 一、安徽省城镇化发展进程32-33
- 二、安徽省城镇化率比较33-35
- 第二节 安徽省经济发展方式分析35-42
- 一、安徽省经济发展概况35-36
- 二、科技发展概况36-37
- 三、物质资本发展概况37-39
- 四、经济结构发展概况39-40
- 五、人力资本发展概况40-42
- 第五章 安徽省城镇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的实证分析42-57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度42-50
- 一、测度方法42
- 二、构建测度体系42-45
-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度45-50
- 第二节 城镇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的实证分析50-57
- 一、模型设立50-51
- 二、综合分析51-53
- 三、因素分析53-57
-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57-60
- 第一节 结论57
- 第二节 政策建议57-60
- 一、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经济转型57-58
- 二、推进技术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58
- 三、加强物质资本积累,增加固定资产投资58-59
- 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59
- 五、加强人力资本建设,提高劳动者素质59-60
- 参考文献60-65
- 致谢65-66
- 科研成果与获奖情况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楠;;关于我国的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2 吕健;;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2000~2009[J];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3 孟祥波;;安徽物质资本存量估算[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17期
4 徐红梅;;我国不均衡城市化进程引发的重大社会经济矛盾分析[J];经济论坛;2009年18期
5 余静文;王春超;;城市圈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分析——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圈为例[J];经济评论;2011年01期
6 李建平;谢树玉;;基于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经济数学;2007年01期
7 周文;余志斌;连洁;;城市集中度的测定指标和影响因素——我国经济发展对城市集中度影响的回归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3期
8 段瑞君;安虎森;;中国城市化和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3期
9 陈淑清;城市化: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之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05期
10 周振华;增长轴心转移:中国进入城市化推动型经济增长阶段[J];经济研究;199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2 夏
本文编号:272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72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