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民族地区财政金融政策的反贫困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6 04:57
【摘要】:贫困问题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如果贫困问题处理得好,则国家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否则,国家可能会因为贫困问题而走向衰败,甚至是灭亡;基于此,重视贫困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受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民族地区已经成为我国贫困的重灾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本文在剖析财政金融政策反贫困理论基础上,以我国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地区的18个地级市1999-2012年的数据为例,实证民族地区财政金融政策的反贫困效应。理论分析表明:民族地区财政金融政策的反贫困效应,是通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的联动作用于民族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进而减少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来实现的。在财政政策方面,国家重点从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财政支出等方面着手,在金融政策方面,国家重点从利率政策着手,在财政金融政策联动方面,国家尤为重视两种政策不同功能的有机结合,竭力促进民族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在确保民族地区整体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逐步减少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民族地区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联动效应的系数均为负且显著,说明民族地区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联动效应的发挥对于民族地区贫困状况的缓解具有积极作用;同时,通过比较民族地区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联动效应的系数大小还发现,民族地区财政政策的实施对民族地区贫困状况的影响高于金融政策,且民族地区在反贫困过程中所实施的财政政策对金融政策具有干预作用。基于此,要切实有效地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需要在完善当前国家针对民族地区反贫困的财政金融政策基础上,与时俱进,出台更具针对性的财政金融政策,重视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导向性、激励性,也要重视财政金融政策联动所带来的正向效应。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苏基溶;廖进中;;中国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贫困关系的经验分析——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研究[J];财经科学;2009年12期

2 鲁钊阳;;财政金融政策对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6期

3 郭琪;;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策效应:财政诱导与金融跟进[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丁志国;谭伶俐;赵晶;;农村金融对减少贫困的作用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11期

5 崔艳娟;孙刚;;金融发展是贫困减缓的原因吗?——来自中国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2年11期

6 张克中;冯俊诚;鲁元平;;财政分权有利于贫困减少吗?——来自分税制改革后的省际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7 崔楚;郭佩霞;;四川省民族地区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与减贫效率研究——以凉山州11个国家扶贫重点县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银娥;师文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贫困减少的经验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鲁钊阳;;财政金融政策对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6期

3 储德银;赵飞;;财政分权、政府转移支付与农村贫困——基于预算内外和收支双重维度的门槛效应分析[J];财经研究;2013年09期

4 陈中伟;;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金融发展:制约瓶颈与困境突破[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5期

5 李世炎;梁才;谭开通;;金融发展的减困效应经验研究:广西实证[J];区域金融研究;2013年11期

6 杨刚;王克强;许丹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动态影响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检验[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7 张冰;冉光和;;金融发展视角下外商直接投资的减贫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13年12期

8 林茹;栾敬东;;中国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作用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9 刘宁;;民族地区金融政策演进及政策路径选择[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6期

10 沈婷;陈刚;;金融多样性与收入不平等——基于中国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芳;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毕普云;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田杰;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4 刘新波;中国农村减贫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5 卢小祁;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6 崔艳娟;我国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影响:理论与实证[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7 张德华;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8 徐汝峰;中国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9 许丹丹;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曾志红;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效率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清静;大连市金融发展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关联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曹波;江苏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3 杨军;金融发展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周东波;广东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谷淑贞;吉林省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6 江何保;县域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7 商祺;山东省银行信贷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孙珊珊;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贫困减少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王雨;金融发展、融资服务与贫困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10 黄亮;苏州工业结构转型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基溶;廖进中;;中国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贫困关系的经验分析——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研究[J];财经科学;2009年12期

2 国建业,唐龙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取向[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周立;渐进转轨、国家能力与金融功能财政化[J];财经研究;2005年02期

4 姚耀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2期

5 周立;改革期间中国国家财政能力和金融能力的变化[J];财贸经济;2003年04期

6 曾国平;王燕飞;;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J];财贸经济;2007年08期

7 陈银娥;师文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贫困减少的经验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张立军;湛泳;;金融发展与降低贫困——基于中国1994~2004年小额信贷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6期

9 王志强,孙刚;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10 沈坤荣;付文林;;中国的财政分权制度与地区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立军;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辉;我国农村金融中介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赵净;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冲;;科教兴国战略中的财政金融政策传导模型[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李茂生,柏冬秀;对中国目前财政金融政策的若干意见[J];经济问题;1996年05期

3 韩凤芹;区域经济统筹发展中应采取的财政金融政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4 丁忠明,孙敬水;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的基本经验及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11期

5 黄泽民;;住宅金融政策不能大起大落[J];沪港经济;2009年06期

6 杨飞;;无危机增长探秘——评《无危机增长——“中国模式”中的财政金融因素》[J];中国城市金融;2009年07期

7 罗华荣;;宏观财政金融调控的选择及其微观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6期

8 中国人民银行海北州中心支行课题组;方太胜;马启国;;新农村建设中财政金融政策调查——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为例[J];青海金融;2011年03期

9 王维安;论我国经济起飞前夕的财政金融政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10 ;财政金融政策与宏观调控——1989中国国际学术会议在厦举行[J];东南学术;198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东涛;宋立;;宏观经济调控与宏观经济政策[A];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C];1990年

2 潘雄锋;史晓辉;王蒙;;我国科技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效应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胡代光;;评析凯恩斯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崔铁刚;;从区域间资金流动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5 张宗光;;“两工”报酬——农民增收的新途径[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李学昌;;试析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的通货膨胀[A];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7 王洪原;吕靖;;中国港口未来发展趋势分析[A];港航企业发展与资本市场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何玉;;加快实施文化资源转化战略 提升山东文化竞争力[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9 陈承明;韦艳;;论基本经济制度与划清两个根本界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10 巢惟忐;米卫红;;气候变化背景下长三角低碳经济发展状况与对策——基于DSR模型的评价研究[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黄丽珠;2010年财政金融政策亟待创新[N];金融时报;2010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魏金凯;对财政金融政策的建议[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3 王山;对促进人才开发的财政金融政策的思考[N];钦州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齐小乎;财政金融政策对接 支农惠农效应放大[N];中国财经报;2011年

5 郭小兰;科技专项的成功可能创造很多新企业[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9年

6 记者 徐斐;努力实现发展改革新跨越[N];济宁日报;2011年

7 记者 谢平涛;广州打造国际现代物流中心[N];国际商报;2002年

8 黄丽珠;拓展理论报道的深度与宽度[N];金融时报;2006年

9 恒苑;我市对接衡阳籍专家卓有成效[N];衡阳日报;2009年

10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傅钧文;日本经济恐现第三个“失去的十年”[N];国际商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成章;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紫伟;新的国家石油安全观及我国相关财政金融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3 甘时勤;论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D];四川大学;2004年

4 孙根紧;中国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及其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王瑜;西方发展观研究:理论探微·殊异甄析·启迪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俊杰;河北省创业导向型的财政金融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刘振威;财政金融政策对提高农民收入的绩效分析[D];河北大学;2011年

3 王冰;湖北省文化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谷小菁;财政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5 张蕾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财政金融政策工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张燕斌;鄂尔多斯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金融政策研究[D];内蒙古财经学院;2011年

7 赵文君;海南省服务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8 张金鑫;重庆民营经济发展与财政金融服务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汪旭东;基于财政金融政策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廖申林;“光荣革命”至工业革命前英国的经济政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29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729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d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