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家庭房产和金融资产对消费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居民家庭房产和金融资产对消费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认为研究消费问题应该回归到现代经济学的起点,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在探寻国民致富的奥秘时,发现资产的唯一目的就是求得目前的消费,这一发现也开启了对资产、消费两者关系的研究。本世纪初,我国居民家庭房产和金融资产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不断完善。以金融市场为例,我国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在近些飞速发展,这增加了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的多样性和流动性。国家政策的支持推进了居民金融资产和房产的持有比例,这有利于发挥金融资产和住房资产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资产对消费的影响,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性的思路。基于此,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居民家庭资产对消费影响的已有学术研究成果,回顾了资产和消费关系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详细分析了居民家庭资产影响消费的机制。其次,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2年的预调查数据,在区分耐用品消费和非耐用品消费的基础上测算房产和金融资产价值的变化使得消费变化的具体数值,并测算资产扣除债务后的净资产价值的变化使得消费变化多少,并将这些变化值进行比较并分析原因。经过研究得出,中等收入家庭的资产增加对消费的拉动作用要大于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资产增加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其中,年人均收入为0.5-3万元的家庭的房产和金融资产增加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最大:在这些家庭中房产价值和金融资产值各增加100元,消费将分别增加9.55元和8.46元。家庭房产增值对消费的拉动作用要比金融资产增值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房产价值对消费的弹性在0.04-0.05之间,即房产增加100元将带来消费的增长为4-5元,而金融资产值对消费的弹性在0.02上下波动,即金融资产增加100元将带来消费增长为2元;房贷通过影响资产值对消费也有影响,但金融借款对消费的影响不大。从家庭年龄结构的总体趋势来看,老年家庭资产变化对消费的影响要低于中壮年家庭,具体而言,随着家庭户主年龄结构的不断变化,房产和金融资产的价值的变化对消费的影响在不断的减弱,以房产总值为例,年龄在45-50岁的户主家庭,房产价值增加1%将带来消费4%的增长,而与此同时年龄在70岁以上的户主家庭的房产价值增加1%只会带来消费1%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替代效应,在中青年家庭中金融资产存在微弱的“挤出效应”。收入方面,老年家庭的收入增长对消费的影响要大于年轻家庭,老年家庭的收入增长1%将带来消费增加6%,而年轻家庭的收入增长1%带来消费的增长为5%。针对得出的结论,本文提出的宏观建议是:推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加快金融市场改革的力度,关注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关键词】:居民家庭 房产 金融资产 消费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3;F832;F126.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导论8-16
- 1.1 背景与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
- 1.2 研究思路、目标与假说9-11
- 1.2.1 研究思路9-10
- 1.2.2 研究目标10
- 1.2.3 研究假说10-11
- 1.3 研究内容11
- 1.4 研究框架11-14
- 1.4.1 研究方法11-12
- 1.4.2 数据来源12-14
- 1.4.3 技术路线14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14-16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16-26
- 2.1 概念界定16-18
- 2.1.1 居民、家庭与居民家庭16-17
- 2.1.2 资产、房产与金融资产17-18
- 2.2 文献综述18-26
- 2.2.1 国外研究18-21
- 2.2.2 国内研究21-25
- 2.2.3 简单评述25-26
- 3 理论基础与资产对消费影响机制26-33
- 3.1 以现代经济学为基础的资产对消费影响理论26-28
- 3.1.1 绝对收入消费理论26
- 3.1.2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26-27
- 3.1.3 生命周期假说27
- 3.1.4 持久收入假说27-28
- 3.1.5 随机游走假说28
- 3.1.6 消费理论的新进发展28
- 3.2 以行为金融学为基础的资产对消费影响理论28-30
- 3.2.1 过度自信29
- 3.2.2 前景理论29
- 3.2.3 从众效应29-30
- 3.3 资产对消费影响机制30-33
- 3.3.1 财富效应影响机制30-31
- 3.3.2 个体信心影响机制31
- 3.3.3 实际收入影响机制31
- 3.3.4 预期收入影响机制31-32
- 3.3.5 替代效应影响机制32
- 3.3.6 流动性约束影响机制32-33
- 4 居民家庭房产和金融资产对消费影响总体分析33-45
- 4.1 数据处理技术及原理33-34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34-40
- 4.2.1 样本家庭及其户主的基本状况分析34-36
- 4.2.2 样本家庭的房产状况分析36-37
- 4.2.3 样本家庭的金融资产状况分析37-38
- 4.2.4 样本家庭的其他物质资产状况分析38
- 4.2.5 样本家庭的年均纯收入状况分析38-39
- 4.2.6 样本家庭的消费状况分析39-40
- 4.3 推断性统计分析40-45
- 4.3.1 模型的设定40
- 4.3.2 变量选取及描述40-41
- 4.3.3 家庭房产和金融资产对消费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41-45
- 5 不同居民家庭房产和金融资产对消费影响分析45-51
- 5.1 不同年龄结构家庭房产和金融资产对消费影响比较45-49
- 5.1.1 基础组与参照组家庭资产对消费影响比较45-48
- 5.1.2 细分年龄段家庭资产对消费影响比较48-49
- 5.2 不同收入等级家庭房产和金融资产对消费影响比较49-51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51-55
- 6.1 结论51-52
- 6.2 政策建议52-55
- 6.2.1 推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52
- 6.2.2 加快金融市场改革的力度52-53
- 6.2.3 关注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53-54
- 6.2.4 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54-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庆亮;应该重视家庭经济的研究[J];齐鲁学刊;1982年03期
2 沈习淼;农村家庭收入结构的初步探讨[J];经济问题;1987年10期
3 臧耀生;住宅电话热悄然来临[J];中国统计;1992年12期
4 ;按家庭收入线分配住房[J];经营管理者;1996年08期
5 ;城乡居民家庭收入[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7年03期
6 ;城乡居民家庭收入[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8年01期
7 ;城乡居民家庭收入[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8年05期
8 ;城乡居民家庭收入[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8年08期
9 瞿景;;家庭主妇四大省钱绝招[J];农家致富;2008年19期
10 ;城乡居民家庭收入[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洪彦;刘艳彬;Alvin C.Burns;Ann Veeck;;基于家庭就餐行为探索中国都市家庭特征——针对长春市年轻、富裕家庭的探索性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丁赛;董晓媛;李实;;经济转型下的中国城镇女性就业、收入及其对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4期(总第26期)[C];2007年
3 朱云河;;北京工人家庭收支变化研究(1956—1962)[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同春芬;黄艺;;当前我国渔民家庭收入结构特点及问题初探——基于与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比较分析[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5 干传文;;给留守儿童的一片温暖天空[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2)[C];2013年
6 杨爱华;;浅析民工潮下的农村家庭[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7 李春景;;《家庭收入来之不易》教学案例[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展论文集[C];2013年
8 干传文;;给留守儿童的一片温暖天空[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9 孙志军;刘泽云;孙百才;;家庭、学校与儿童的学习成绩——基于甘肃省农村地区的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林燕;张忠根;;孤身外出还是举家迁移?——制度对劳动力家庭迁移决策的影响分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卿;美国中等家庭收入止住5年之跌[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 张红宇 本报记者 向婧 王翔 整理;农民增收要从家庭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上做文章[N];重庆日报;2010年
3 艺苑;双薪家庭如何理财[N];中国电力报;2002年
4 记者 陈妤 通讯员 傅舟孟;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办法出台[N];舟山日报;2012年
5 冯海宁;别让体制成为家庭收入分水岭[N];证券时报;2013年
6 本报驻首尔记者 杨明;提高家庭收入成韩经济政策新基调[N];经济日报;2014年
7 记者 郑启航 高攀;美5%最富家庭收入占全国总收入27.6%[N];经济参考报;2014年
8 黄辉昌 张国磊;我市公布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N];钦州日报;2014年
9 朱应召;工薪族如何支配好家庭收入[N];中国审计报;2001年
10 江苏省滨海县民政局 张元 高军;应重视家庭收入的测算[N];中国社会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欣;中国家庭经济行为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鹏;上海市低收入家庭居住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洪秋妹;健康冲击对农户贫困影响的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志国;中国农村家庭贫困动态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郑震;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6 魏世勇;家庭大额消费(支出)的若干特征与实证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7 何通艳;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8 谷宏伟;“教育致贫”及其后果:转轨时期中国低收入家庭的教育困境[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9 王芳;中国儿童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郭新华;家庭借贷、违约和破产[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潇;“失独”家庭社会帮扶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谢霁月;城市双独家庭幼儿教育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周威;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与优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谢晓悦;扬州市幼儿园大班家庭数学教育现状调查[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秀娟;家庭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6 颜福兴;晋江市农村贫困计划生育家庭社会救助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7 江立彬;川北贫困山区农民家庭收入与消费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龙茜;资产建设视域下“80后”城镇双独家庭父母养老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9 汪一梦;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教育选择偏差与政府应对[D];复旦大学;2014年
10 王俊丹;家庭收入与支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居民家庭房产和金融资产对消费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75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