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1 19:05
【摘要】: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部分。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其强调建设以市场为导向、高新技术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形成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也是改善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中国分工格局中劣势地位的重要途径。全文主要分成七章。 第一章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回顾了国内外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相关理论。包括西方的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和产业空间集聚理论,国内关于产业结构及现代产业体系研究成果,为下文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第三章实证海峡西岸经济区县域经济的收敛性,分析了三次产业发展趋势及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演进,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现状进行总结性评述,得出海峡西岸经济区三次产业取得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从空间角度探讨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体系。首先比较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经济区及珠三角经济区在综合实力、科技和人力资本、制造业结构及第三产业结构的差异,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三大区域的优势和劣势。借助空间计量经济学剖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县市三次产业的空间分布和布局成因。 第五章阐述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取得的成果,集群形成的原因及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的结构及空间集群分布。 第六章讨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产业合作。通过考察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在产业和经济方面的基本状况,分析了其产业合作的可行性,同时阐述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产业合作的具体领域。 最后一章在前文的分析基础上,提出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7
【图文】:
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研究加值的 3.27 倍,3.277 倍,1.12 倍及 2.25 倍。1999 年、200208 年,福清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为 30.6 亿元,31 亿元,39.元。同期, 福清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也均高于邻近的永泰县,平乐市及福州市辖区第一产业增加值。9 年、2002 年、2005 年及 2008 年,将莆田市辖区及福清市第后,福建省第一产业增加值 Moran’s I 指数逐渐降低,同样业增加值集聚度日益减弱。
第四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体系空间结构分析 高—高集聚县市集中在闽东南地区。福建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低—在闽西地区,且福建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低—低集聚县市数目多于数目。福建省东南地区相比闽西地区,水资源丰富,劳动生产率工技术先进,因此其第一产业增加值集聚度高。
-3 1999 年、2002 年、2005 年和 2008 年福建省第一产业增加值空间集建省第二产业空间滞后模型估计选择业增加值产业发展建立在农业基础上,以农产品生产为基础产生工业最了工业,工业发展后反过哺育农业。本文用县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二产业发展的影响变量。业增加值中后期,第三产业逐步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业发展质高级化。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也是影响工业发展的重要变量。本文业增加值来表示服务业对第二产业发展的影响变量。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发展离不开固定资产的投资,设备、厂房等固定投资是工业生产
本文编号:2764672
【学位授予单位】: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7
【图文】:
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研究加值的 3.27 倍,3.277 倍,1.12 倍及 2.25 倍。1999 年、200208 年,福清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为 30.6 亿元,31 亿元,39.元。同期, 福清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也均高于邻近的永泰县,平乐市及福州市辖区第一产业增加值。9 年、2002 年、2005 年及 2008 年,将莆田市辖区及福清市第后,福建省第一产业增加值 Moran’s I 指数逐渐降低,同样业增加值集聚度日益减弱。
第四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体系空间结构分析 高—高集聚县市集中在闽东南地区。福建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低—在闽西地区,且福建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低—低集聚县市数目多于数目。福建省东南地区相比闽西地区,水资源丰富,劳动生产率工技术先进,因此其第一产业增加值集聚度高。
-3 1999 年、2002 年、2005 年和 2008 年福建省第一产业增加值空间集建省第二产业空间滞后模型估计选择业增加值产业发展建立在农业基础上,以农产品生产为基础产生工业最了工业,工业发展后反过哺育农业。本文用县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二产业发展的影响变量。业增加值中后期,第三产业逐步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业发展质高级化。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也是影响工业发展的重要变量。本文业增加值来表示服务业对第二产业发展的影响变量。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发展离不开固定资产的投资,设备、厂房等固定投资是工业生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纯辉;;河南省县域产业结构空间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2 宋文玉;;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的现代产业体系[J];商业研究;2008年12期
3 周致纳;邓宇鹏;;加快建设东莞现代产业体系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陈修颖;;1990年以来浙江沿海区域差异及其成因分析[J];地理科学;2009年01期
5 李二玲;李小建;;欠发达农区传统制造业集群的网络演化分析——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产业集群为例[J];地理研究;2009年03期
6 徐文秀;;海西建设框架下推进闽台农业产业对接的挑战与对策[J];福州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7 刘明宇;芮明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5期
8 梁小萌;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及区域协调——入世后我国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J];改革与战略;2000年05期
9 彭兴庭;;论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朱英明;;产业空间结构与地区产业增长研究——基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制造业的研究[J];经济地理;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2764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764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