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1 21:11
【摘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有其内在规律。对典型案例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进行序列化研究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运用资料调查、数学模型、GIS制图等手段,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及整合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论文分为5章。 第1章,阐述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整理国内外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展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鉴于以上分析,提出研究近20年来东北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命题。 第2章,首先具体介绍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机制的定义。其次,对包括区位论、区域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和点—轴理论在内的理论支撑部分进行论述。 第3章,对东北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可视化的分析和验算。首先,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进行判断。其次,对1990年以来东北区域经济重心的演变和区域发展均衡性进行分析。东北地区的经济重心存在显著的空间偏离;经济重心迁移大体呈西南,折回东北,复向西南的移动趋势;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两极分化严重。最后,研究了东北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自相关性。东北区域经济增长分为扩散效应区、极化效应区、过渡区和低速增长区等四个类型。2000-2009与1990-1999两时段相比较,扩散效应区、极化效应区和过渡区的地市数量增加、面积扩大,低速增长区的地市数量和面积相应减小。 第4章,分析东北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现状,得出东北地区核心—边缘结构凸显,城市空间分布中部凸起、南密北疏,中心城市规模偏小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东北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整合的原则,指出东北地区现阶段应采取不平衡的发展模式,建立科学的城市空间等级体系和完善的点—轴结构系统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整合的主要目标。最后,指出东北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整合的对策措施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的建设,提高区域节点的通达性,积极进行区域规划建设,构建企业网络,培育产业集群等。 第5章,为理论启示,结论与讨论部分。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7
【图文】:

模式图,空间结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模式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2.1 “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过程模式[15]Fig. 2.1 Formation of Pole-Axis system2.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就是区域内部和外部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映,各种类型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各种要素在相互作用之后产生的合力作用结果,体现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1]。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可从多个方面研究。微观层面上,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利益主体——政府、企业和机构之间的利益和权力结构的转化推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产业层面上,产业空间的集聚将形成新的经济中心,相应的引起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动力层面上,不同区域或相同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也存在差异。2.3.1 区位指向经济活动在进行区位选择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某些特定区位的趋向,即为区位指向[17]。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原料地指向。需要投入大量的原料的经济活动

轨迹图,东北经济,重心,动态变化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分析重心移动距离时,假设 d 表示 n 1年相对于第 n年重心移动距离1) ( 1)sinn n n 和( 1) ( 1cosn n nd ) n分别近似表示从第n 年到第 1年重心在纬经度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令n ( 1) ( 1)sin / cosn n nk n ,则当 1时,重心移动在变化速度大于在经度上的变化速度;当 1k k 时,重心移动在经度上的变化速度大上的变化速度;当 k 1时,重心移动在经度和纬度上的变化速度相等。.3 区域经济重心时空演变规律东北经济重心的分布存在着十分明显的空间偏离现象。东北地区的几何重心位于大庆市,2009 年经济重心位于辽宁省铁岭市,偏离达 328.7km。经济重心相较于的偏离主要体现在纬度上,经济“高密度”地区指向东北地区南部。

频数分布,人均GDP,频数分布,空间格局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东北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图3.2 东北地区人均GDP 频数分布Fig. 3.2 Data distribution of per capital GDP by city of Northeast China3.3.3 相对发展的空间格局图3.3 东北各地市相对发展速率空间格局Fig. 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德钦,刘宇,薛新玉;中国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分析[J];测绘科学;2004年S1期

2 郭红;姜春晖;李晓越;王丹;李雁;谷晓红;;基于GIS的东北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演变与发展趋势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9年02期

3 陆玉麒;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5期

4 李秀彬;地区发展均衡性的可视化测度[J];地理科学;1999年03期

5 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6 陆玉麒;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形成机理[J];地理学报;2002年01期

7 顾朝林,王恩儒,石爱华;“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J];地理学报;2002年04期

8 周玉翠,齐清文,冯灿飞;近10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动态变化特征[J];地理研究;2002年06期

9 管卫华,赵媛,林振山;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空间结构变化[J];地理研究;2004年04期

10 乔旭宁;杨德刚;鲁鹏;杨永菊;张豫芳;;近25年来塔里木河流域区域经济空间关联及演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樊新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64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764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6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