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数字鸿沟与贫富差距

发布时间:2020-07-23 07:21
【摘要】:20世纪90年代通常被人们看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分界点,许多学者都认为自那时以来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也有人称为信息时代。个人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大众化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正如每项新技术的产生都会带来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一样,数字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给全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新的不平等和新的社会分化。近年来,在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中数字鸿沟逐步显现以及由其导致的贫富差距也有逐步扩大之势。因此,虽然数字鸿沟问题出现的时间不长,但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格局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全球化的蓬勃发展与广泛推进。全球化的重要影响之一是导致了全球贫富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问题并非是当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而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所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自从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来,贫富差距就一直客观存在着。如果一个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十分突出而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的话,那么,它势必对于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构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客观理智的关注贫富差距问题的存在及其影响。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数字鸿沟与贫富差距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即数字鸿沟与贫富差距之间是互为因果的,但是,本文在此试图讨论的问题只是一个方面,即数字鸿沟导致的贫富差距问题。 本文主要选用层次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全文主体框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论文的框架与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对数字鸿沟出现的时代背景、概念、影响、产生原因和发展情况等方面进行简单描述,并重点分析了数字鸿沟对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第三部分为整篇论文的主体部分,本部分重点介绍了数字鸿沟与贫富差距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及其相关的例证。通过分析数字鸿沟遵循的经济学规律、数字鸿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信息时代的特征等方面,来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数字鸿沟导致的贫富差距的原因,且列举了在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中数字鸿沟的存在及由其导致的贫富差距的典型例证;通过这些分析和例证使我们对于数字鸿沟的存在和由其导致的贫富差距问题不仅有感性的认识而且有理性的思考。第四部分为对策部分,通过上述部分对数字鸿沟的存在以及由数字鸿沟导致的贫富差距问题的整体分析,来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分析对策,给出相关建议;最后在第五部分结语中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对数字鸿沟的存在及由其导致的贫富差距现象持乐观态度,认为数字、信息、知识等信息时代的生产要素不像农业时代的土地和工业时代的自然资源等生产资料那样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即数字鸿沟并非只有负面作用,如果利用得当,反而可以变数字鸿沟为数字机遇和数字桥梁;数字鸿沟不仅可以消弭而且还可变为国家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契机与机遇,并对未来国际和国内社会中的数字鸿沟的消弭和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13
【图文】:

网民,城市网,农村,中国互联网


国大网开通以来,中国互联网业迅猛发展。①进入21世纪以后,在量的共同推动之下,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网民规模增率不断实现新的飞跃。具体而言,城市和农村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两图所示。

普及率,欧盟,互联网,户口


山东大学硕七学位论交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2.1亿,普及率为16%,比上年增加5.5个百年增加约13.4个百分点;2007年欧盟互联普及率为52%,比上年增加4比2001年增加28个百分点。①中国与欧盟互联网普及率变化如下图n

对比图,固定电话,普及率,欧盟


图表12中国与欧盟固定电话普及率变化对比图(%)(资料来源:http://www.cssciPaper·com)图12可以看出,由于受“移动替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欧盟固定电话普01年以来出现稳定下降,而中国在此时总体上仍处于上升阶段,导致中欧之话差距呈明显缩小趋势。绝对差距看,2007年欧盟固定电话普及率比中国高出13.2个百分点,与205.1)相比差距缩小了62%。相对差距看,2007年中欧固定电话相对差距指数为0.33,即中国固定电话后于欧盟33%。与2001年相比,中欧固定电话相对差距指数为0.72,缩小54%。(三)中欧之间的移动电话差距欧之间的移动电话差距主要是指中国与欧盟之间在拥有和使用移动电话方差距。在此我们考察的指标是移动电话普及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民春;从“数字鸿沟”看世界经济发展与贫富差距[J];太平洋学报;2001年01期

2 赵冬梅,杨杰,黄爱白;贫富差距与数字鸿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赵冬梅;杨杰;黄爱白;;数字鸿沟与贫富差距[J];中国信息界;2005年22期

4 彭伟斌;窦晓君;;用信息化跨越数字鸿沟——关于消除中国数字鸿沟的思考与对策[J];未来与发展;2004年06期

5 蔡翔;全球信息贫富差距依然悬殊——从“失落的链路”到“数字鸿沟”所想到的[J];现代电信科技;2002年05期

6 叶帆;西部大开发需跨越“数字鸿沟”[J];实事求是;2003年06期

7 ;编者絮语[J];未来与发展;2004年06期

8 郑淑荣 ,赵培云;中国如何应对数字鸿沟[J];现代通信;2001年09期

9 邹奕萍;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J];中国中小企业;2002年08期

10 唐曙南;跨越数字鸿沟 发展数字经济[J];情报杂志;200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洪涛;;以共同富裕思想为指导 系统认识当代中国的贫富差距[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2 宁向东;;论共同富裕目标与现阶段贫富差距[A];“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张战勇;;填平“数字鸿沟”是我国全面构建电子政府的关键[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关进礼;;努力缩小贫富差距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A];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刘飞;;贫富差距造成的穷人犯罪与富人犯罪特点、成因及对策[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王继元;郑利敏;;论缩小贫富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艺涵;;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与贫富差距关系初探[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赵继恝;;社会保障企业体系(CSFSS)——创建和谐社会的保障[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刘建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10 赵小包;;关于改革开放30年贫富差距问题的几点思考[A];陕西省社会发展与民生工程建设——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8学术年会专题学术活动优秀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绍瑜;填平数字鸿沟[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2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 马颂德;何以填平数字鸿沟[N];科技日报;2002年

3 钟秀斌 任建民;面对数字鸿沟 我们如何跨越[N];人民日报;2001年

4 记者 王兵;缩小数字鸿沟 促进均衡发展[N];人民邮电;2002年

5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 马颂德;缩小数字鸿沟 企业与公益事业双赢[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6 ;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缩小数字鸿沟[N];人民邮电;2002年

7 荆林波;关注数字鸿沟 实现数字红利[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8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局长 申志伟;努力消灭数字鸿沟[N];通信产业报;2001年

9 记者 郭晓静 实习生 方草;我市正式启动“电脑百村工程”[N];重庆日报;2011年

10 郎楷淳;用移动电话填平“数字鸿沟”[N];国际商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潇;我国区域数字鸿沟影响因素测度及政策建议[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2 张义凤;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探析[D];山东大学;2011年

3 陈思祁;数字鸿沟形成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Surat Khan;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数字鸿沟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刘芸;基于经济视角的国际数字鸿沟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李后卿;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区域配置中的数字鸿沟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俞立平;地区信息资源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刘志英;社会保障与贫富差距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汪明峰;网络空间的生产与消费[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朱冠

本文编号:2767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767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7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