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跨区域产业联动的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8 15:52
【摘要】:城市经济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跨区域间的联动发展,则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单一区域内资源与生产要素的制约,加强不同区域间的产业分工和协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各区域协同发展。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经济区之一,而皖江城市带则是近年来兴起的中部崛起战略中的核心城市群之一,在加强与长三角经济区的合作中存在区位、资源、产业等多重优势。促进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间的联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的带动长江流域区域经济的快速有效发展。皖江地区应当构建起与长三角经济区分工合理的产业体系,加速推进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金融等重点领域与长三角地区的密切合作,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加速安徽与江浙沪三地的多边合作,推动中部崛起。 本文结合国内外区域联动发展趋势,立足皖江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社会经济特点,分析两地区联动发展的基础,并通过使用空间引力模型和区域产业联系潜力测度模型分别对两区域的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度和跨区域的产业联动潜力进行测度,初步判断当前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跨区域合作的可行性与产业联动潜力状况。采用偏移-分享分析法对两区域跨区域产业联动趋势进行分析,探讨皖江地区与长三角联动发展重点领域,并提出促进两区域联动发展,加速皖江崛起,提升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促进跨区域联动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7
【图文】:

城市分布,皖江,城市带,城市分布


城市带和长三角联动发展现状分析城市带的范围界定城市带主体以合肥、芜湖为双核,会同马鞍山、铜陵、安庆州、宣城 7 市,外加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合计 59 个县,占地面积 7.6 万平方公里,2010 年底皖江示范区总人口 3数 41.5%。2010 年国内生产总值 8406.8 亿元,占全省总额的资达到 8580.5 亿元,占全省投资总额的 72.4%。皖江城市带崛起而确定的四大城市群之一,其在地里上承东启西、连接体系较为完善,区位优势明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改革开放至今,皖经济发展趋势,已初步具备了经济腾飞的基本条件。

区域规划


18图 3-2 长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地区自然条件放至今,长三角地区始终保持在高起点基础上的快速发展较明显的特征:件:国际方面,长三角地区地处亚太经济区和太平洋西海接亚太地区产业转移基地的优越条件。国内方面,长江三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结合部,与国内多个城市经济圈相邻最为活跃的阵地之一。水资源:长三角区域内水资源发达,由洪泽湖、太湖、西湖杭大运河等重要河流湖泊以外,还有江苏的秦淮河、苏北灌扬运河,浙江的瓯江、灵江、苕溪、南江、飞云江、鳌江支撑着长三角地区发达的水资源系统。但伴随着长三角地时,水体水质污染日趋严重。以上海为例,谁然上海水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存根;何庆良;陈澍;孟东方;;构建科学发展系统工程研究论纲[J];改革;2008年11期

2 吉宏,刘钟吉;可持续发展下区域协调的方向选择及实现方式[J];生产力研究;2005年04期

3 黄正清;朱金蓉;朱盛毅;;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年05期

4 李秀敏,刘丽琴;“增长三角”的形成发展机制探讨[J];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01期

5 刘宁宁;;苏北与苏南产业联动发展的政策措施探讨[J];商业时代;2010年2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高华;庐江县承接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李艳军;南京与周边城市经济关联分析[D];河海大学;2004年

3 彭岚兰;成渝经济区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机制和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董杨;重庆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立莹;总部经济框架下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石晓利;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7 阮汝红;东陇海经济区与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73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773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b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