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对两国经济贡献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美贸易对两国经济贡献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和美国都是世界贸易大国,中美对外贸易在中国和美国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9年以来中美贸易在两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均超过12%,因此中美贸易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现有成果较多关注于中美贸易失衡、中美贸易摩擦等问题,在中美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中往往只将进口总量、出口总量作为研究对象,而不同类别商品的进出口对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本文在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全面地研究中美双边贸易对两国经济的影响,为中美贸易的互利共赢、促进两国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本文选择联合国货物贸易数据库中国际贸易标准(SITC)分类下的数据,再将商品分为自然资源密集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三大类。文章定量研究了中美贸易现状,并借助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方法,研究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利用比较分析法对比中美两国贸易现状及其对两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文章分析了中美贸易现状,研究发现中国近二十年来平均对外贸易依存度为45%,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均高于美国。中美两国在进出口商品结构上存在差异,而机械及运输设备类商品在两国进出口比重都是最高的,且该类商品也是中美贸易中占比最高的。其次,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三大类商品的进出口分别对中美经济增长的贡献,结论表明中国从美国进口自然资源密集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对美国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美国从中国进口及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均对美国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然后研究中美贸易对就业和居民消费的带动作用;最后研究中美相互直接投资对两国经济的贡献。其产生的原因在于中美促进对外贸易的政策激励以及中美两国资源禀赋存在差异、两国贸易具有互补性特点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环境等。最后,文章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建议,包括扩大内需、重视进口、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调整产业结构等;同时建议美国正视中美贸易为其经济发展的作出的重大贡献,为今后中美贸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关键词】:中美贸易 经济增长 就业 消费 投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52.7;F124;F17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言10-17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选题背景10
- 1.1.2 选题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出.对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12-13
- 1.2.2 进.对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13-14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4-15
- 1.4 框架结构和技术路线15-17
- 第2章 中美贸易现状17-42
- 2.1 中国和美国的对外贸易比较17-34
- 2.1.1 中国和美国的对外贸易规模比较17-21
- 2.1.2 中国和美国的对外贸易结构比较21-29
- 2.1.3 中国和美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比较29-32
- 2.1.4 中国和美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比较32-34
- 2.2 中美贸易总体规模34-36
- 2.2.1 中美贸易发展历程34-35
- 2.2.2 中美贸易规模35-36
- 2.3 中美贸易商品结构36-42
- 2.3.1 中国自美国进.商品结构分析37-39
- 2.3.2 中国对美国出.商品结构分析39-42
- 第3章 中美贸易对两国经济贡献比较42-64
- 3.1 中美贸易对两国经济增长的贡献42-50
- 3.1.1 中美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42-46
- 3.1.2 中美贸易与美国经济增长46-50
- 3.2 中美贸易对就业的贡献50-56
- 3.2.1 中美贸易与中国就业状况分析51-52
- 3.2.2 中美贸易与美国就业状况分析52-56
- 3.3 中美贸易对居民消费的贡献56-59
- 3.3.1 中美贸易与中国居民消费56-57
- 3.3.2 中美贸易与美国居民消费57-59
- 3.4 投资角度59-64
- 3.4.1 美国对中国直接投资59-62
- 3.4.2 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62-64
- 第4章 中美贸易对两国经济贡献的成因分析64-72
- 4.1 中美贸易具有互补性64-70
- 4.1.1 基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64-67
- 4.1.2 基于贸易互补性指数67-70
- 4.2 政策因素70
- 4.3 其他有利因素70-71
- 4.4 不利因素71-72
- 第5章 对策建议72-74
- 致谢74-75
- 参考文献75-78
- 附录7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继勇;吴宏;;全球经济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基于美中贸易失衡的角度[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刘威;;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重心及中国的参与策略[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于明言;李荣林;;影响中美贸易的诸因素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郭红丽;王华;;台湾宏观经济波动的外部协同性研究——基于属权贸易假设的两岸经济关联度考证[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郭其友;王春雷;;中美贸易的利益分配——基于产出与消费视角的理论经验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刘建江;杨细珍;刘青;;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中美贸易差额的影响[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刘威;陈继勇;;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特保措施的原因及对策[J];学习与探索;2011年01期
8 许培源;胡日东;;中美贸易不平衡及其与美国对华投资相关性研究[J];亚太经济;2008年01期
9 林季红;;跨国公司理论发展趋势探析——新新贸易理论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相互融合问题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08年06期
10 陈莹;罗迪;;河北省加工贸易经济效应的因子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强;美国对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负效应[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军;企业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杜宇玮;国际代工的锁定效应及其超越[D];南京大学;2011年
4 向清华;不同空间尺度下的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钱利;我国贸易收支失衡的结构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6 张桂梅;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李军;企专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杨青龙;国际贸易中的全成本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范海君;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池启水;局部战争条件下中国外汇储备动员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中美贸易对两国经济贡献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7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77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