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吉林省通榆县经济发展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2 21:41
【摘要】:本文主要以吉林省通榆县作为研究对象,对通榆县县域经济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然后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吉林省通榆县的三大支柱产业——风电产业、生态农业、旅游业进行了仿真模拟,并结合相关的经济数据验证了所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对模型的相关变量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最后结合分析结果,给出了吉林省通榆县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规划方案和综合发展规划方案,为吉林省通榆县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决策支持和政策指导。本文第一章通过相关文献的搜集和阅读,确立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明了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则对吉林省通榆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通榆县的主要发展模式、优势因素、劣势因素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结合实地考察,选取了通榆县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了采集。第三章通过经济模拟分析方法的选择,确立了通榆县县域经济仿真模拟分析的方法——系统动力学,并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对通榆县三大支柱产业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结合模型的有效性检验和灵敏度分析,为通榆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第四章主要结合之前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的结果,对通榆县进行了战略定位和策略分析,做出了通榆县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规划方案和综合规划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7;F224
【图文】:

模型图,通榆县,动力学仿真,模型


个是以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依托,以生态旅游业为基础的服务个是以绿色生态农业为主体的农业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自身的两个发生联系,共同推动着通榆县县域经济的发展,每个子系统人力资源、资金、环境等资源的约束,共同构成了复杂的经济统建的仿真模型的基本结构如图 3.1 所示。

风电产业,吸引力


投资吸引力→资产形成→风电产业投资规模→风电产业生产能力→风电产业产值→投资吸引力投资吸引力→资产形成→风电产业投资规模→风电产业技术水平→风电产业生产能力→风电产业产值→投资吸引力政府支持→风电产业生产能力→风电产业产值→投资吸引力政府支持→风电产业技术水平→风电产业生产能力→风电产业产值→投资吸引力风电产业国民收入→投资吸引力→资产形成资产形成率→资产形成资产折旧率→资产折旧通榆县风电产业系统内部的各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依赖,根据因果关系的正、负性条件可以逐一判断其中任一因果关系究竟是正关系还是负关系。根据这些反馈回路,结合实地考察及分析,我们构建通榆县风电产业的发展模型,如图 3.2。

模型图,生态农业发展,模型


图 3.3 生态农业发展模型在生态农业发展模型中,依据通榆县经济的总体框架,各个因素都对该模型的整个反馈回路起到各自的作用。对反馈回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生态农业的投资吸引力,它决定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投资规模、和社会效益,它对整个农业都会有积极的影响。农业的投资规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积累,竞争会逐渐地加剧,因此就会对整个生态农业的生产规模和产值产生负面影响,系统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系统不可能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它一定会因为规模的日益庞大而造成发展速度的减缓,因此政策的宏观调控和指导是必要的,一味地追求农业投资势必会造成折旧的剧增,进而限制农业的发展。在这个系统当中,政府的支持、交通、土地状况和气候都会对农业生产力、农业产值和投资吸引力等因素进行影响。就目前通榆县县域经济的发展态势来看,通榆县已经将生态农业作为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生态农业发展模型中考虑了土地状况和天气这一类自然因素,也考虑了政府支持和交通等这一类人文因素,系统中各个因素相互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段培君;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系统框架[J];中国软科学;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建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D];东北大学;2006年

2 陈志德;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旭红;安吉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高伟;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勇;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01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01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6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