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区域经济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6 15:09
【摘要】:区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整个经济系统又好又快,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区域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不仅会导致区域间的经济冲突,弱化已经形成的区域分工与合作,而且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30年以来,内蒙古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其内部经济差异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其中,一部分县级单元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经济快速发展,遥遥领先于全区平均水平,而另一部分县级单元的经济发展速度则十分缓慢,远远落后于全区平均水平,整体上,内蒙古形成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差异格局。因此,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利用内蒙古自治区内部101个县级行政单元的数据研究区域经济差异的问题,该研究不仅可以为内蒙古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而且对于促进内蒙古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1979年到2009年期间的人均GDP数据,运用相关经济学分析方法,发现内蒙古区域经济差异在时间上的变化特征;采用人均实际GDP数据,运用GIS相关分析方法,选取五个特征年,通过四个阶段分析出内蒙古区域经济差异在空间上的演变规律;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系数对内蒙古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分解,最终得出内蒙古区域经济差异呈逐年扩大的趋势。本文通过前述一系列实证研究和综合评价,从自然条件,历史原因,产业结构,政策,人口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内蒙古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并提出了几点对策以供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7;F224
【图文】:
可以得出 1979 年至 2009 年内蒙古自治区人均 GDP 的年增长率为 18.20%,全国平均水平为 15.94% 。如图3—1 所示,可以看出: 1979 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增长趋势是与全国的增长趋势基本吻合的,即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波动符合全国波动的规律;其次,分散到各个年份来看,可以发现内蒙古 1979、1980、1986、1989、1990、1991、
图 4—1 2009 年内蒙古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现状图从图 4—1 中可以看出,人均 GDP 最高的旗县市区是临河区,鄂托克旗,东胜区等县域,人均 GDP 最低的旗县市区是商都县,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赉特旗等县域,其中人均 GDP 最高的临河区是最低的商都县的 28 倍多,人均 GDP 高于内蒙古自治区平均水平的有 45 个旗县市区,且大部分为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所辖旗县市区,实际人均 GDP 水平最低的地区主要为乌兰察布市,兴安盟,等所辖旗县市区。从地域上看,内蒙古中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尤其是呼包鄂地区形成了闻名的“金三角”地带,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相对快于东部地区,东中西经济发展不平衡,且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224.2.2 相对差异呈波浪式发展从图4—2中可以看出,用变异系数测度的各旗县市区人均GDP的相对差异,在 1979 年到 1981 年期间呈下降趋势,1982 年到 1986 年呈上升趋势,之后呈小波浪式变化,1988 年下降后,1989 年上升,1990 年又下降,1990 年到 1993年期间呈上升趋势
本文编号:2805335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7;F224
【图文】:
可以得出 1979 年至 2009 年内蒙古自治区人均 GDP 的年增长率为 18.20%,全国平均水平为 15.94% 。如图3—1 所示,可以看出: 1979 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增长趋势是与全国的增长趋势基本吻合的,即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波动符合全国波动的规律;其次,分散到各个年份来看,可以发现内蒙古 1979、1980、1986、1989、1990、1991、
图 4—1 2009 年内蒙古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现状图从图 4—1 中可以看出,人均 GDP 最高的旗县市区是临河区,鄂托克旗,东胜区等县域,人均 GDP 最低的旗县市区是商都县,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赉特旗等县域,其中人均 GDP 最高的临河区是最低的商都县的 28 倍多,人均 GDP 高于内蒙古自治区平均水平的有 45 个旗县市区,且大部分为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所辖旗县市区,实际人均 GDP 水平最低的地区主要为乌兰察布市,兴安盟,等所辖旗县市区。从地域上看,内蒙古中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尤其是呼包鄂地区形成了闻名的“金三角”地带,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相对快于东部地区,东中西经济发展不平衡,且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224.2.2 相对差异呈波浪式发展从图4—2中可以看出,用变异系数测度的各旗县市区人均GDP的相对差异,在 1979 年到 1981 年期间呈下降趋势,1982 年到 1986 年呈上升趋势,之后呈小波浪式变化,1988 年下降后,1989 年上升,1990 年又下降,1990 年到 1993年期间呈上升趋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高志刚;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2002年05期
2 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3 余海清;陈阿林;杨军;;基于基尼系数分解的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2805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05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