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上海市宝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7 23:55
【摘要】:2009年底召开的上海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上海要进一步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发展,在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实质性的新突破、新进展。作为国家重要的钢铁制造基地和港口区域,宝山区近年来依托本区域的优势产业,着力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重工业、仓储业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 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骨骼,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标志。区域经济要保持持续、稳定和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其重要的支撑。因此,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问题也是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查阅大量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的思考,选择宝山区的产业结构为例,通过对宝山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外部环境和宝山区自身的产业结构特点、优势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关对策和建议,从政府职能角度出发,通过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正确引导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1.3
【图文】:

宝山区,结构变动,情况,第二产业


一、宝山区产业结构的变动十五期间宝山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调整(见图4.1)。第二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48.29%调整为2005年的47.1%,其中工业调整幅度尤为明显,5年间下降了 3.30%;第三产业比重也由2000年的49.95%上升到2005年的52.29%,提高了 2.34%。但进入十一五以后,产业结构却出现了相反的趋势,虽然工业比重仍低于十五期初的水平,但第二产业比重却达到了 49.59%,达到了十五以来的最高点;第三产业比重则回落到略高于十五期初的水平。55.00%「 “-Z■ ■ ■…-.一...-■■ 一 0U. UU70 ? ? “ ■ 撧漥 费.45. 00% 一"^ A ^^一 一^ —^40.00%35. 00%I 1 I I I I I I I30. 00%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5 年 2008 年 2009 年第二产业▲ #工业攦第三产业I图4.1宝山区2002年?2009年产业结构变动情况28三次产业贡献率方面,宝山区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2.7%,比工业增幅低1.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6.8%,比第二产业贡献率低6.6个百分点(图4.2),情况略好于去年。但近几年来总的趋势是,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近

宝山区,内部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重工业化


比工业增幅低1.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6.8%,比第二产业贡献率低6.6个百分点(图4.2),情况略好于去年。但近几年来总的趋势是,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近,但三产略低。28资料来源:根据《宝山统计年鉴(2002年-2008年)》电了-版及宝山区发改委网站《经济社会发展平稳有序基本实现“双过半”目标一2009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数据整理制图。35

工业增加值,宝山区,变动情况,宝山


以工业增加值率的变化可对宝山增长方式转变作一粗略的考察,通过分析发现(图4.4)尽管十五期间宝山的工业发展迅速,但工业增加值率却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直到去年才止住这一势头,略有回升。这说明了,在前一阶段的发展中,宝山仍没有摆脱粗放增长的态势,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各类措施收效甚微,不能在短期内改变现状。32资料来源:根据《宝山统计资料汇编2002年》、《宝山统计资料汇编2007年》、《定山统计资料汇编2008年》及《宝山统计年鉴(2009年)》电子版整理计算。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石其;90年代东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齐艳玲;面向知识经济的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及启示[J];现代情报;2000年04期

3 李静;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探析[J];现代企业;2000年01期

4 李纵;论扩大内需中的产业结构调整[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胡荣涛,杨光焰;新形势下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杨仁熙;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最关心什么[J];云南农业;2000年11期

7 曹日兴;信息技术与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科技月报;2000年08期

8 于洪奎;海林农场产业结构调整见成效[J];中国农垦;2000年10期

9 李霄汉;立足区域优势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0年03期

10 庞跃辉;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选择[J];中国投资;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月f;;关于深圳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看法[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舒建玲;;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与企业的地位及作用的分析[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3 温国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对策[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4 王呈祥;董良利;白志良;田森林;王良群;李占录;;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岑树田;;浅析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与对策[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江沛沛;;信息化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玉辉;;陕西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信贷支持效应分析[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8 王晓君;;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的和谐发展[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左学金;周冯琦;;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坚红;熊世飞;;关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闫莹莹 刘志巍;中山产业结构调整有成效[N];中山日报;2005年

2 记者 覃世默;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座谈会在桂林召开[N];广西日报;2006年

3 袁飞;正确引导农牧民消费 切实抓好产业结构调整[N];甘孜日报(汉文);2006年

4 林明 记者  樊金钢;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N];黑龙江日报;2007年

5 沈谦 郭军;推进全省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N];陕西日报;2007年

6 本报评论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N];自贡日报;2006年

7 记者 易家凡邋通讯员 徐海鹰;南海要在东部产业结构调整中率先走一步[N];海南农垦报;2008年

8 记者 王pだ

本文编号:2806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06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2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