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劳动力供求形势转折之下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8 07:52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但是,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的高增长却没有能够有效的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加上国企职工下岗及新增就业人口的压力,当时就业形势严峻,就业任务艰巨,各级政府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机会作为工作重点,学术界也把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作为研究重点。进入21世纪,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且同期,我国也正在处于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当中,又初步的实现了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步进行。然而,当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并不完善,而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显著。 从2004年开始,我国的就业形势出现了转折。我国东部各大城市开始出现“民工荒”现象,致使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招工困难;此后,“民工荒”现象不仅没有出现缓解,而且愈演愈烈,呈现扩散之势。各地政府和企业纷纷开出优惠条件吸引农民工,甚至出现东西部城市之间为了吸引农民工而展开激烈竞争的现象。面对这一形势,我们需要对过去的学术观点、政府政策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一方面要从总体上重新审视我国劳动力供求问题;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从更深层次把握劳动力供求关系,以探讨在新形势下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关系。 我们说,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就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就是资源的重新配置,而国民经济能否健康有序的发展就是要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首先,产业作为就业的载体,我们说在一定程度上,产业结构决定着就业结构,所以,产业结构的调整就必然会造成相对的就业结构的转变;其次,随着产业结构由较低级向较高级的阶段演进的过程中,必定要有合理的就业结构与之相适应,否则的话,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必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我们说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目前来看,我国的产业结构正进行着不断优化和升级,与此同时,我国的就业结构也在不断的进行相对调整。对产业结构而言,尽管其变化方向基本一致,但就其变化的程度却是有所不同,这就表明了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协调性。 本文通过搜集大量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评析,又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我国当前劳动力供求发生转折的情况下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的协调发展问题。 因此,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五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一,通过搜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就业和人口等相关数据,对我国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人口结构的演进趋势进行了详细的现状分析。并对我国劳动力供求形势的转折以及在这一转折之下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就三次产业就业增长率、就业比重进行分析,从而从更深层次分析刘易斯拐点及劳动力供求转折的出现以及相关的结构性变化。 得到结论:(1)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就业结构的变化基本上符合配第一克拉克定理,然而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幅度并不是完全一致,.这其中存在着显著的非均衡性。由数据分析可得我国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贡献程度总体上要大于第二产业,但在2004年,这二者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此后,2005-2007年和2010年,我国第二产业的就业贡献率却高于第三产业。这一时段也正是“民工荒”爆发较为突出的时段,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的订单增加,导致劳动力需求大幅度上升,但由于招工难而开工不足,因而工业部门用工短缺较为突出。这也说明,近32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转向第三产业,但2004年以后(特别是其中4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了以工业部门为主的第二产业。(2)我国城乡就业结构的演化趋势是城镇就业人口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城乡之间的壁垒开始逐渐被打破,并开始逐步迈向城镇化。同时,对我国就业的行业结构进行分析也同样说明了我国第一产业的发展趋势符合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即当经济发展到工业化阶段时,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我国从第一产业释放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分别被第二、三产业吸纳。(3)刘易斯拐点或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转折所反映的是就业总量的变化。但是,我国由“民工潮”向“民工荒”的转变所形成的这一拐点或转折伴随着深刻的结构变化因素,而这一结构的变化同时也是推动劳动力供求形势转折的一个重要力量。 第二,本文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的方法是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关系分析方法,并进行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利用面板数据进行模型估计。 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我国第一产业对就业存在负向影响关系,即随着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加,该产业就业人数相应减少,即第一产业的增长无法拉动第一产业就业的增长,而且还存在劳动力挤出效应;而第二产业中,面板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较为符合我国劳动力供求现状,即第二产业对就业存在相互促进影响;第三产业中,其增加值对就业影响系数为正,这表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加能带动相应的就业人数增加,在格兰杰检验中我们得知,第三产业就业影响系数远远大于第二产业,因此其吸纳就业的能力和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远远强于后者,而在面板数据分析中,得到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却是具有负向影响。这就验证了,从最近几年来的“民工荒”来看,工业部门民工短缺现象更加突出,也就是说,从近期看,工业部门的就业吸纳能力要强于第三产业。在2005-2007年和2009-2010年中,我国的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高于了第三产业。而这几年又恰是“民工荒”较为突出的年份,尤其是表现在工业部门。这一现象与前述各产业的就业贡献率的分析相一致,也正是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关系的较为全面的验证。 第三,运用各产业的就业贡献率、就业弹性、就业弧弹性、比较劳动生产率等多种分析方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第三产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弧弹性,是中国现阶段就业增长最快、吸纳劳动力能力最强的产业,同时我国的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第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调整也逐渐趋于合理,而第一产业却出现了非均衡的趋势。 第四,运用结构偏离度指标来研究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性,准确把握二者在演进过程中的协调程度,同时对我国的人口结构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人口结构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农村青壮年劳动剩余已经不多,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的潜力已经很小;通过对第二产业偏离度的分析得出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空间仍然很大;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空间却正在逐步缩小。从总体趋势上来看,虽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没有达到枯竭的程度,但由于人口结构的限制,未来我国将继续出现青壮年劳动力供给不足的趋势,农村已很难继续为城镇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供给。 第五,关于劳动力供求平衡及结构调整问题的思考。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长期趋势看,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影响程度最大,单位增加值的增加创造的就业机会最多,吸纳就业能力最强,但从2004年开始,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发生转折,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出现较快增长,并随着工业企业订单的增加,整个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大幅度上升,因此最近几年第二产业的就业贡献率和就业弹性等指标快速上升,甚至超过第三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这种转移速度开始加快。虽然第一产业目前仍是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且产业结构负偏离度很高,但由于人口结构的限制,青壮年农民工比例下降,第一产业劳动力继续转移的潜力在下降,因而未来劳动力短缺问题将长期存在。随着劳动者工资、待遇、福利的不断提升,“人口红利”也逐渐微薄,依赖“人口红利”实现增长的环境已一去不复返了。面对这种形势的变化,政府政策、政府和企业的思想观念都要做出调整或改变。 最后,本文建议:转变思想观念,遏止劳动密集型产业盲目扩张趋势;大力提高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减少对操作式劳动力的用工需求;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先满足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
【学位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F249.2;F121.3
【部分图文】:

趋势图,就业人数,演化趋势,城镇就业


. 3. 2城乡就业结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4-2),我国城乡分的就业人数及其相关重数据整理见表4-3,并根据表4-3绘制出趋势图4-5、4-6。根据表4-3,4-5、4-6可得,从总体来讲,我国城乡总就业人数处于上升趋势,由1978的40152万人上升至2010年的76103万人,增加了 35951万人,上升了9.54%。城乡就业结构的演化趋势表现为:城镇就业人口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农村就业人口则呈现下降趋势。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乡之间的壁开始逐渐被打破,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城镇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9514人上升至2010年的34687万人,上升了 264. 59%;同时城镇就业比重由1978的23. 69%上升至2010年的45. 58%,上升了 21. 89个百分点,可见我国城67

趋势图,就业结构,演化趋势,城镇就业


. 3. 2城乡就业结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4-2),我国城乡分的就业人数及其相关重数据整理见表4-3,并根据表4-3绘制出趋势图4-5、4-6。根据表4-3,4-5、4-6可得,从总体来讲,我国城乡总就业人数处于上升趋势,由1978的40152万人上升至2010年的76103万人,增加了 35951万人,上升了9.54%。城乡就业结构的演化趋势表现为:城镇就业人口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农村就业人口则呈现下降趋势。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乡之间的壁开始逐渐被打破,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城镇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9514人上升至2010年的34687万人,上升了 264. 59%;同时城镇就业比重由1978的23. 69%上升至2010年的45. 58%,上升了 21. 89个百分点,可见我国城67

趋势图,占比,趋势图


1949-2010年我国人口占比趋势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源;马煜天;;我国产业结构演化与就业关联性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11期

2 蒲艳萍;陈娟;;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变动与中国就业效应——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与协整检验[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吴江;封晓庆;;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J];财经科学;2006年07期

4 周建安;;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问题的灰色关联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5 张春煜,喻桂华;第三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就业变动[J];财贸研究;2004年02期

6 陈大红;;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研究[J];当代经济;2007年03期

7 王展祥;;中国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8 喻桂华,张春煜;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5期

9 蒲艳萍;;转型期资本投资、产业结构、市场化对中国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06期

10 段敏芳;;对产业结构提升与就业关系的研究[J];调研世界;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2828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28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a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