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地区差异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30 11:26
城镇化发展不仅是我国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和破解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所在,还对节约土地、环境保护和低碳化发展道路有重要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部地区凭借拥有的资源、交通和政策优势,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经过多年的发展,某些地区已经率先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城镇规模的扩张已接近瓶颈。而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未来将成为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主力军,城镇数量和人口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将给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因此,分区域研究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将对全面提高中国的城镇化的“质”与“量”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城镇化率在1996年首次超过30%,迈进了城镇化发展的快速通道,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以1996年为界做出区分,本文对比1995年与2008年的中国各地区的城镇化数据,对1995年与2008年的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化进行比较静态分析,探讨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一致性,结果发现,在某些省份,城镇化发展出现了“滞后”或“超前”的现象,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进程并不一致。用聚类方法对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分类,把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五类区域,研究各区域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和原因。发现聚类结果与比较静态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但也出现了异常的省份,而这些省份的异常又正好可以由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不一致性合理解释,两种分析方法在结论上具有一致性。 利用计量模型研究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带动作用,且在特定的时限内,更高水平的城镇化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有强化趋势,由此可以证明,在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路径中,城镇化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实情况往往比抽象模型复杂得多,因此,以上研究仅作为指导实践的参考。 结合五类区域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指出各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城镇化发展方面做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研究,认为未来在第一类第二类城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城镇规模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潜力并不大,而更主要的依靠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这类地区应着力构建以大都市区为主体的城镇体系,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应该因地制宜建设新型城市群,并建议国家对城镇化过度“滞后”的地区给与政策与资金支持。 文章最后,结合海南省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情况,初步展开了关于城镇化发展必须建立在相当的工业规模基础之上的讨论,并认为,就此得出“跳跃式”的发展模式行得通或行不通的论断过于草率,因为这还需要对国民整体的消费习惯和收入水平、城镇化的发展阶段、本地区与外部经济发展的联系等问题做更深入的研究才能得出严谨的结论,留下了一个新的命题。
【学位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299.2;F1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
1.2 论文整体框架
1.3 创新、局限与展望
2 文献综述
3 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比较和分类
3.1 城镇化水平的测算方法
3.1.1 人口比重指标法
3.1.2 城镇土地利用比重指标法
3.1.3 调整系数法
3.1.4 综合指标法
3.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3 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及研究时点的选择
3.4 数据说明和方法介绍
3.4.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3.4.2 方法介绍
3.5 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比较和分类
3.5.1 2008年与1995年各省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比较
3.5.2 2008年各省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4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
4.1 相关性模型和两时间点上的比较
4.2 2008年数据的分区域的比较
5 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5.1 对城镇化高度发达地区的政策建议
5.1.1 存在问题
5.1.2 政策建议
5.2 对条件较好地区的政策建议
5.2.1 存在问题
5.2.2 政策建议
5.3 对城镇化发展过度"滞后"地区的政策建议
5.3.1 存在问题
5.3.2 政策建议
5.4 关于城镇化发展必须建立在相当的工业规模基础之上的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详细摘要
本文编号:2830779
【学位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299.2;F1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
1.2 论文整体框架
1.3 创新、局限与展望
2 文献综述
3 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比较和分类
3.1 城镇化水平的测算方法
3.1.1 人口比重指标法
3.1.2 城镇土地利用比重指标法
3.1.3 调整系数法
3.1.4 综合指标法
3.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3 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及研究时点的选择
3.4 数据说明和方法介绍
3.4.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3.4.2 方法介绍
3.5 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比较和分类
3.5.1 2008年与1995年各省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比较
3.5.2 2008年各省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4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
4.1 相关性模型和两时间点上的比较
4.2 2008年数据的分区域的比较
5 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5.1 对城镇化高度发达地区的政策建议
5.1.1 存在问题
5.1.2 政策建议
5.2 对条件较好地区的政策建议
5.2.1 存在问题
5.2.2 政策建议
5.3 对城镇化发展过度"滞后"地区的政策建议
5.3.1 存在问题
5.3.2 政策建议
5.4 关于城镇化发展必须建立在相当的工业规模基础之上的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详细摘要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贺娅萍;中国省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30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30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