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天津滨海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9 13:2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发达国家为了提高跨国公司乃至国家的综合竞争力而不断地通过跨国公司这个媒介进行产业转移与调整。同时由于承接发达国家对外转移的产业是加快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捷通道,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也积极制定相应的吸引外资政策,并提供配套设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优先选择文化、地理、资源和经济发展优势比较突出的地区。天津滨海新区作为中国沿海经济特区受国际产业转移影响较大,并且具有比较突出的承接优势,由此,研究天津滨海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问题对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选择将韩国从建国到现在的产业发展历程与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发展历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天津滨海新区处于韩国发展所经历四个阶段的第三阶段初期;并且通过比较分析天津滨海新区与韩国、上海浦东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方面的历史发展及现状的差异,找出天津滨海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天津滨海新区自身条件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首先,本文综述研究所需的基础理论以及天津滨海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相关文献,为本文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中,基础理论综述包括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产业转移理综述。然后分析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现状,具体思路是先从发展历程角度研究中国经历的三次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再从利用外资角度研究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基本情况,最后研究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基本特征。 其次,本文对天津滨海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进行比较分析。先分析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现状,接着将天津滨海新区与韩国、中国上海浦东新区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析影响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最后根据比较分析结果,得出天津滨海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最后,根据上文的比较分析结果进行趋势分析和对策研究。先着眼大局分析天津滨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未来发展趋势,再结合上文比较分析结果及天津滨海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细化并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引导外资投向重点发展产业、加大承接现代服务业的力度、加强资源节约与管理、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技术创新等几项对策建议。
【学位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127
【部分图文】:

工业总产值,统计年鉴,数据来源,制造业


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是第一支柱产业,以汽车、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海洋化工地的主导产业,其中以先进制造业、新材料产业、信息服务业、现代农业主的产业成为引领当地产业发展走向新高度的主要引擎。其中,主导产业,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强带动作用的产业;支柱产业(pillar industry),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66]。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连锁效应产业崛起;对提供生产资料的各部门、所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变化,有深的影响[67]。天津滨海新区的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塑料制品业、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大,占总的天津滨海新区工业总产值的绝大部分,在天区产业结构比例中拥有相当大的比重。2009年规模以上按行业分,各行业产值产值的比例如图4.1所示。

统计年鉴,第一产业,数据来源,分布比


[69],具体如表4.2所示。第一、二、三产业主要所分布的区域,如图4.2、图4.3、图4.4所示。表 4.2 2009 按地区分占各产业产值占滨海新区总产值的比例Table 4.2 The proportion of Each Value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Total Value of Tianjin Binhai New Area地区产业塘沽区 汉沽区 大港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滨海高新区第一产业 15 % 61% 24% 0 0第二产业 2.4% 1.14% 3.12% 38.05% 4.92%第三产业 17.91% 2.14% 5.58% 24.01% 31.55%数据来源:天津滨海新区统计年鉴图 4.2 第一产业在各地域的分布比例Fig.4.2 Location Distribution of the Primary Industry数据来源:天津滨海新区统计年鉴

统计年鉴,第二产业,分布比,资料来源


[69],具体如表4.2所示。第一、二、三产业主要所分布的区域,如图4.2、图4.3、图4.4所示。表 4.2 2009 按地区分占各产业产值占滨海新区总产值的比例Table 4.2 The proportion of Each Value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Total Value of Tianjin Binhai New Area地区产业塘沽区 汉沽区 大港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滨海高新区第一产业 15 % 61% 24% 0 0第二产业 2.4% 1.14% 3.12% 38.05% 4.92%第三产业 17.91% 2.14% 5.58% 24.01% 31.55%数据来源:天津滨海新区统计年鉴图 4.2 第一产业在各地域的分布比例Fig.4.2 Location Distribution of the Primary Industry数据来源:天津滨海新区统计年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明元;柳凯;;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结构演进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4期

2 丁敏;孙文一;;浅析滨海新区给天津港发展带来的机遇[J];中国储运;2007年11期

3 张家伟;;创新与产业组织演进: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综述[J];产业经济研究;2007年05期

4 万长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2009年09期

5 韩晶;国际制造业转移与天津制造业基地的发展[J];东北亚论坛;2005年04期

6 周杰;;从后发展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看印度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12期

7 曹永峰;;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3期

8 徐岱;陈溪;;韩国钢铁产业技术创新的案例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9年03期

9 陈东晓;;当前国际局势特点及中国外部环境的新挑战[J];国际展望;2011年01期

10 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结合浙江10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方景清;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王磊;天津滨海新区海陆一体化经济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闫涛;我国超大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乐;FDI对中韩产业结构影响的比较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2 高顷钰;天津构筑高端制造业高地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陈银春;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刘剑敏;现代服务业的国际转移与有序承接[D];天津商业大学;2008年

5 席晓慧;滨海新区承接现代国际服务业转移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6 周剑;天津市滨海新区功能定位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余厚新;临港产业区产业选择及发展布局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7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47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7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