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两国经济波动的相关性研究
【学位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124.8;F131.26;F224
【部分图文】:
- 69 -图 4-5 描绘了本文中 VAR 模型的方差分解情况,由图可以看出,影响中国波动的各因素两到三年后开始发挥作用,其中,中国自身因素的贡献率逐年,从第二年的最高值 91%降到第十年的最低值 74%;中韩贸易的贡献率发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杰拉尔德F.戴维斯;李建军;汪川;;金融改变一个国家[J];中国投资;2011年09期
2 杜两省;齐鹰飞;陈太明;;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稳健性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张文军;;市场化改革与我国东西部经济波动的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4 刘云中;刘泽云;;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研究[J];财政研究;2011年05期
5 李迎君;;服务业发展与宏观经济波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商业时代;2011年20期
6 蒋茹清;田大洲;;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波动分析[J];中国劳动;2011年09期
7 陈鹏;魏下海;;台湾经济波动典型化事实的经验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6期
8 孙巍;朱嫒玲;王怡;;房地产价格地区差异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J];税务与经济;2011年04期
9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10 陈太明;杜两省;齐鹰飞;;中国地区经济波动福利损失的城乡差异分析——基于经济波动减缓经济增速的拓展模型[J];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鹏;台湾经济波动冲击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赵娟;中国经济波动研究:基于总量和产业层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陈师;中国经济波动[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王宪勇;DSGE框架下的中国经济波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5 李霜;动态随机一般均衡下中国经济波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朴恩喆;WTO框架下中韩农产品贸易前景与合作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7 林薰基;中韩外商直接投资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丁从明;财政分权、经济波动及其效率损失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丁纪岗;区域视野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10 梁孝玲;中韩外国人直接投资法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领;货币供应总量、结构与经济波动[D];西南大学;2011年
2 刘淇;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涛;改革开放以来需求面因素对我国经济波动影响的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4 张文军;论我国的消费需求与经济波动[D];湖南大学;2005年
5 张红梅;我国经济波动与股市波动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党繁亚;中国与东盟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刘志杰;我国投资与经济波动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8 郑宗勋;中韩两国近现代学制形成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9 刘蕾;中韩经贸交流史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10 李晓娜;战后日本经济波动的制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47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47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