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产业承接问题与对策研究
【学位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127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 理论研究综述
(一) 产业承接的内涵
(二) 国外研究
(三) 国内研究
三、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框架
(一) 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 本文的创新之处
(三) 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情况
四、 理论基础
(一) 产业承接理论
(二) 产业创新理论
第二章 内蒙古产业承接现状
一、 内蒙古产业承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 内蒙古产业承接的必要性
(二) 内蒙古产业承接的可行性
二、 内蒙古产业承接的现状分析
(一) 内蒙古产业承接总体规模
(二) 内蒙古产业承接的结构特点
(三) 内蒙古产业承接的地域特点
第三章 内蒙古产业承接存在的问题
一、 内蒙古产业承接存在的问题
(一) 思想认识上盲目乐观
(二) 园区载体作用不突出
(三) 承接政策机制不健全
(四) 产业承接层次较低
(五) 土地、环保等瓶颈制约
(六) 承接企业的创新能力弱
二、 制约内蒙古承接产业转移的因素
(一) 轻重工业的结构不合理
(二) 工业发展的内在质量不高
(三) 体制与政策协调不够
第四章 内蒙古产业承接的对策与建议
一、 借鉴国内外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
(一) 国外产业承接的经验
(二) 国内产业承接的经验
(三) 国内外产业承接对内蒙古的启示
二、 遵循科学的产业承接原则
(一) 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 产业承接与升级同步进行的原则
(三) 发挥优势原则
(四) 拒绝承接落后生产能力原则
(五) 促进就业原则
(六) 市场主导,政府调控原则
三、 选择承接的行业重点
(一) 内蒙古优势行业分析—产业梯度系数
(二) 内蒙古产业承接的行业选择
四、 促进内蒙古产业承接的建议
(一) 科学规划承接产业
(二) 加强园区建设工作
(三) 完善政府政策组织建设
(四) 提升产业承接层次和质量
(五) 缓解环境资源约束
(六) 产业承接与产业创新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相合;;论内蒙古产业集群战略[J];北方经济;2007年05期
2 谢丽霜;;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及防范对策[J];商业研究;2009年01期
3 陈刚;刘珊珊;;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财经;2006年10期
4 彭连清;詹向阳;;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演变——以珠三角为例[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05期
5 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04期
6 苏华;杨三冠;;国内外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价格月刊;2008年11期
7 何龙斌;;对西部地区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热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02期
8 周石生;胡卫东;;西部地区制造业资本转移、产业配套与战略选择[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年05期
9 胡明铭;徐姝;;产业创新系统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7期
10 丁明磊;刘秉镰;;基于创新型集群与知识创业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熙奀;少数民族地区产业技术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闫艳林;内蒙古吸引转移产业的对策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07年
2 陈冬梅;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趋势分析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付星星;江苏省产业创新区域比较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4 欧阳朝旭;基于产业集聚下的安徽承接产业转移与开发区建设[D];安徽大学;2010年
5 闭国础;南宁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轶琼;内蒙古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7 翟应根;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王勇剑;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52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52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