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1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县域经济理论综述
1.3 本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结构
第2章 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优势
2.1 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2.2 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
第3章 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
3.2 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调整依然滞后
3.3 经济自主增长乏力,县级财政运转困难
3.4 生产要素大量外流,对外开放程度偏低
第4章 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原则
4.1 坚持实现就业优先原则
4.2 坚持实现全而小康原则
4.3 坚持实现差异性原则
4.4 坚持实现协调发展原则
第5章 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5.1 依托区位优势
5.2 发挥资源优势
5.3 开拓国际市场
5.4 发展非公有制企业的民营经济
5.5 依托规模化基地的农业产业化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民;;县域经济发展与中部地区崛起[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王曼;李晓琳;;中部崛起中的县域经济[J];特区经济;2006年04期
3 刘定青;;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湖湘三农论坛;2011年00期
4 孙自铎;;中部地区振兴县域经济必须以科技为支撑[J];安徽科技;2007年02期
5 李国敏;;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探析——以湖北保康县域经济发展为例[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湖北省社科联课题组;关于加快湖北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的对策建议[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7 李宏宇;;论中部地区的崛起和科学发展观[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6期
8 屈晶;;实现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数据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2期
9 王帆宇;袁艳红;;中部崛起面临的难点及对策[J];经济与管理;2006年03期
10 熊珊;苏发金;;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成;中部崛起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2 林寿富;考虑环境因素的中部县域经济发展实证分析及发展模式转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杨雪峰;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4 钟世久;自组织视角下的陆地边境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5 张道平;四川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和春军;产业协调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闫天池;中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8 刘以安;县域经济发展路径与动力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9 邢志广;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陈志德;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黎;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白亚锋;中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D];山西大学;2007年
3 杨翾;后危机时代中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何平;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谢爱莲;中部地区崛起中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6 谢卫华;在东中西互动发展中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7 杨美英;促进中部崛起的财政制度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8 王勇剑;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潘友仙;海南中部地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6年
10 龚微;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66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66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