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上海市海陆产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5 14:07

  本文关键词:上海市海陆产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海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坚持海陆统筹、协同发展是实现海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上海市紧邻东海,拥有丰富的风能、潮汐、油气、海滨旅游资源,海洋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雄厚。随着上海市海洋开发的逐步深入,海陆之间资源的互补性、产业的互动性进一步增强,海陆关系越来越密切。在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下,海陆产业不仅在海岸利用空间上展开激烈争夺,而且在生产要素、产品市场、优惠政策等方面,海陆产业也存在着激烈的矛盾。海陆产业间协同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出现衔接困难、不对称等问题。因此,综合评量上海市海陆产业系统的协同发展程度,从而提供合理的政策依据就变得非常必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的意义和背景,然后对海陆产业协同发展的国内外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海陆产业系统协同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海陆产业关联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做出描述。接着对有序度及协同度及其关系做了介绍。为下文的研究做了扎实的理论铺垫。本文接下来从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两个角度,对上海市海陆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着重对上海市海洋具体产业做了分析。然后,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上海市海陆产业关联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进行了关联度排序,并结合上海市海陆产业发展现状和海陆产业关联理论,对关联度测度结果和关联形式进行说明。在关联度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产业要素、规模、结构、优势和效率五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有序度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然后利用有序度模型分别对上海市海陆产业子系统的有序度进行测量。在得出子系统有序度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协同度模型,计算了上海市海陆产业系统的协同度,发现上海市海陆产业系统处于低水平协同阶段。最后,本文从优化海陆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合理布局海陆产业、实现海陆产业集聚,健全海陆产业服务体系和政府调控四个方面,对提高上海市海陆产业系统的协同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海陆产业系统 灰色关联度 有序度 协同度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0-12
  • 1.1.1 研究的背景10-11
  • 1.1.2 研究的意义11-12
  • 1.2 关于海陆产业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2.1 海陆产业的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关于海陆产业的国内研究现状13-15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15-18
  • 第2章 海陆产业系统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18-28
  • 2.1 相关概念界定18-21
  • 2.1.1 海陆产业的界定18-21
  • 2.1.2 海陆产业关联的概念21
  • 2.1.3 海陆产业系统协同21
  • 2.2 海陆产业联动的原理分析21-25
  • 2.2.1 海陆产业联动的动因分析21-23
  • 2.2.2 海陆产业关联的表现形式23-25
  • 2.3 有序度与协同度25-28
  • 2.3.1 协同学25-26
  • 2.3.2 序参量法26-27
  • 2.3.3 有序度与协同度的概念27-28
  • 第3章 上海市海陆产业发展现状分析28-44
  • 3.1 上海市陆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28-32
  • 3.1.1 上海市陆域产业生产总值28-29
  • 3.1.2 上海市陆域产业结构分析29-32
  • 3.2 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分析32-44
  • 3.2.1 上海市海洋产业生产总值32-34
  • 3.2.2 上海市海洋产业结构34-44
  • 第4章 上海市海陆产业系统协同度分析44-60
  • 4.1 上海市海陆产业灰色关联度分析44-48
  • 4.1.1 灰色关联模型44-45
  • 4.1.2 灰色关联度的测算与分析45-48
  • 4.2 上海市海陆产业子系统有序度的测算48-56
  • 4.2.1 有序度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48-50
  • 4.2.2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50-51
  • 4.2.3 有序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51-54
  • 4.2.4 有序度的测算与分析54-56
  • 4.3 上海市海陆产业系统协同度测算56-60
  • 4.3.1 协同度模型56-58
  • 4.3.2 协同度分析58-60
  • 第5章 促进上海市海陆产业系统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60-66
  • 5.1 优化产业结构,健全海陆产业链60-62
  • 5.1.1 依靠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60-61
  • 5.1.2 通过产业关联,延长产业链61-62
  • 5.2 集约用海,合理布局海陆产业62-63
  • 5.2.1 系统协同度分区调控62-63
  • 5.2.2 实现海陆产业集聚发展63
  • 5.3 “软”、“硬”结合,健全协同度保障体系63-64
  • 5.3.1 完善海陆经济服务体系63-64
  • 5.3.2 完善海陆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64
  • 5.4 构建市场与政府相协调的调控机制64-66
  • 5.4.1 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64-65
  • 5.4.2 健全管理机制65-66
  • 结论66-68
  • 参考文献68-72
  • 致谢72-73
  • 作者简介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佳霖;宋维玲;;海洋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的计量分析——基于灰色和投入产出模型[J];海洋通报;2013年05期

2 徐胜;;我国海陆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吴淑娟;肖健华;范佳凤;;我国沿海省市海陆经济发展协调度研究[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斐;基于协同论的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2 李建军;区域物流协同成长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3 王洪国;基于协同视角的贸易投资一体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张弟;环渤海地区陆海产业联动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王春子;海岸带地区协调发展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上海市海陆产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7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f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