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我国开放经济DSGE模型的构建、评估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0-11-11 18:3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较快增长的同时也经历着巨大的波动。GDP增长率的大起大落十分明显,有时甚至相差超过11个百分点。而同时,消费、投资及通货膨胀的波动也很大。面对如此巨大的经济波动,一个自然的问题是:经济波动对我国的影响如何?什么原因引起了我国的经济波动?哪些外生冲击在宏观经济波动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哪种货币政策规则能够减小宏观经济的波动?这一连串的问题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课题。 本文建立了一个具有微观基础的开放式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利用中国的数据,使用Bayes推断方法对模型的有关参数进行了估计,并利用冲击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对模型性质进行了评估。在对模型评估的基础上,简单的讨论了模型在金融市场、货币政策和通胀输出方面的一些应用。 本文参照的核心模型主要基于Christiano,Trabandt和Walentin(2011),包含六个主体:家庭、银行、企业家、垄断性的中间品生产企业、竞争性的最终品和资本品生产企业。我们通过加入一些开放经济的特征拓展了经典(封闭)的DSGE模型。该模型不仅包含已被证实在封闭经济背景下重要的名义和实际摩擦,而且包含一些在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文献的研究成果。模型中包含着大量的实际和名义摩擦,具体有价格粘性、消费习惯形成、调整成本等;同时,也包含着大量的结构冲击,这些冲击能够帮助我们观测到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外生冲击源。最后,还考虑了许多金融因素,主要涉及银行和企业家之间导致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这些因素符合经济现实,将它们结合在一起,能够更好得描述现实经济特征。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1)技术冲击、投资边际效率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是造成中国真实产出波动的主要原因;消费偏好冲击、进口加成冲击、企业家风险冲击和生存率冲击对某些特定的经济变量有重要影响。 (2)价格粘性、资本调整成本和出口价格粘性对数据解释能力最强,资本利用率调整成本、工资粘等摩擦并不重要。 (3)我国货币政策的供应量规则是通货膨胀波动的主要原因。 (4)在宏观经济波动中信贷市场不仅是重要的波动源,同时也是波动的有力传导媒介,运用金融加速器理论有助于合理解释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轨迹特征。 (5)混合规则的货币政策最适合目前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其次是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规则的效果最差。 (6)美国是通胀的输出国,我国则是通胀的输入国。 与现有的研究相比:本文的工作在以下几点上做出了一定的创新: (1)模型中包含了大量的摩擦和外生结构冲击因素。在模型中,我们加入了15种摩擦和23个结构冲击变量,并且对大部分都给出详细的解释和比较。这些摩擦和冲击不但增加了模型对经济数据的拟合能力,而且可能帮助我们分析哪些因素是经济波动的主因。 (2)新凯恩斯模型下的混合规则是我国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现在的大多数文献对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还主要停留在货币供应量、利率规则(或其扩展形式)的讨论上。本文中,我们比较了货币供应量、利率规则和混合规则在我国的适用情况。 (3)比较发达和新兴经济体间的通胀输出效应的传导方向。虽然在本文的实证中存在某些缺陷,但从DSGE模型的角度研究通胀输出效应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思路和方向。
【学位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F224;F1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
2 经济模型设定
    2.1 国内同质品生产
    2.2 最终消费和投资品的生产
    2.3 进出口
        2.3.1 出口
        2.3.2 进口
    2.4 资本品生产者
    2.5 企业家
        2.5.1 资本利用率的决定
        2.5.2 标准债务合约
        2.5.3 企业家净值
    2.6 家庭
        2.6.1 家庭预算约束
        2.6.2 工资定价
    2.7 货币和财政政策
    2.8 市场出清条件
        2.8.1 资源约束
        2.8.2 国内产出的资源约束
        2.8.3 贸易平衡
        2.8.4 借贷市场出清
        2.8.5 通货膨胀率约束
    2.9 国外经济
3 参数估计
    3.1 Bayes方法简介
    3.2 数据和冲击
        3.2.1 数据处理
        3.2.2 外生冲击
    3.3 模型校准和先验分布
        3.3.1 校准
        3.3.2 参数估计的先验分布
    3.4 估计结果
    3.5 敏感性分析
4 模型的性质
    4.1 脉冲响应分析
        4.1.1 供给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4.1.2 需求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4.1.3 引致信用摩擦的金融冲击
        4.1.4 政策冲击的传导机制分析
    4.2 方差分解分析
        4.2.1 预测误差方差分解
        4.2.2 历史分解
5 模型的应用
    5.1 金融加速器
    5.2 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
    5.3 通胀的输出效应
6 结论和政策建议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六堂,邹恒甫,叶海云;通货膨胀与社会福利损失[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8期

2 黄赜琳;;技术冲击和劳动供给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分析——基于可分劳动RBC模型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3 王君斌;王文甫;;非完全竞争市场、技术冲击和中国劳动就业——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J];管理世界;2010年01期

4 许伟;陈斌开;;银行信贷与中国经济波动:1993—2005[J];经济学(季刊);2009年03期

5 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6 刘斌;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及在我国的应用[J];经济研究;2003年09期

7 黄赜琳;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与财政政策效应——一个基于三部门RBC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8 李浩;胡永刚;马知遥;;国际贸易与中国的实际经济周期——基于封闭与开放经济的RBC模型比较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5期

9 赵振全;于震;刘淼;;金融加速器效应在中国存在吗?[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10 杜清源,龚六堂;带“金融加速器”的RBC模型[J];金融研究;2005年04期



本文编号:2879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79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b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