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电力消费与区域性经济增长的协整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6 16:56
电力行业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作为国家重要的二次性能源已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驱动力。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电力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不断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重要核心载体,其发展总量已经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电力的第二大消费国,同时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此可以看出,电力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基于此,将电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其实现的价值进行了研究,以为我国的电力需求管理、电力发展战略等提供重要支撑。本章以电力行业发展历程的陈述作为基础,并详细介绍了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以及电力消费强度两个电力方面的指标,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以电力的生产属性以及商品属性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从中找出影响电力需求的因素,具体有GDP、产业结构变化、电力消费强度、城市化进度等。运用传统方法中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对电力消费预测的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了该方法的发展情况以及所适用的条件。以上述陈述的理论为重要理论基础,对山东半岛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以及其它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实证分析过程中,试图运用协整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对山东高半岛...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成果
1.4.2 国内研究成果
1.4.3 研究成果评述
1.5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主要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电力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电力与经济发展的历程
2.2 概念界定
2.2.1 产业结构
2.2.2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2.2.3 电力消费强度
2.2.4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与电力消费强度的关系
2.2.5 电价
2.2.6 电力需求
2.2.7 人口增长POP
2.3 电力属性的特征分析
2.3.1 电力的生产要素属性
2.3.2 电力商品属性
2.3.3 电力产品的需求弹性
2.4 电力消费预测方法
2.4.1 传统预测方法
2.4.2 基于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
2.5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模型
2.5.1 Granger 因果关系理论分析
2.5.2 单整和单位根检验讨论
2.5.3 协整
2.5.4 误差修正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概念之间关系讨论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3.3 变量指标选择
3.4 研究模型的建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研究
4.1 数据收集及整理
4.1.1 电力消费与区域经济关系数据整理
4.1.2 电力消费与与其影响因素数据整理
4.2 单位根检验
4.2.1 电力消费与区域经济关系单位根检验
4.2.2 电力消费与其影响因素单位根检验
4.3 协整检验
4.3.1 电力消费与区域经济关系协整检验
4.3.2 电力消费与其影响因素关系协整检验
4.4 建立VAR 模型
4.5 误差修正模型与因果关系检验
4.6 结果讨论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国涓,张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2]我国经济发展对电耗的影响及电力的需求浅析[J]. 胡兆光. 中国能源. 2007(10)
[3]国民经济用电单耗变化解析[J]. 单葆国,胡兆光. 中国电力. 2007(09)
[4]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消费实证分析[J]. 马强,刘冰. 中国能源. 2007(07)
[5]基于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电力需求分析[J]. 蔡树文. 云南社会科学. 2007(01)
[6]中国电力发展:提高电价和限电的经济影响[J]. 林伯强. 经济研究. 2006(05)
[7]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协整与波动分析[J]. 袁家海,丁伟,胡兆光. 电网技术. 2006(09)
[8]透过电力看经济——宏观调控重要性研究[J]. 胡兆光. 现代电力. 2005(02)
[9]江西省电力需求预算与邻省的比较研究[J]. 杨昌昕,丁友卫. 江西能源. 2005(01)
[10]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间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电力行业为例[J]. 王海鹏,田澎,靳萍. 生产力研究. 2005(03)
硕士论文
[1]中国能源需求建模与实证分析[D]. 苏泽雄.福州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01723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成果
1.4.2 国内研究成果
1.4.3 研究成果评述
1.5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主要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电力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电力与经济发展的历程
2.2 概念界定
2.2.1 产业结构
2.2.2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2.2.3 电力消费强度
2.2.4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与电力消费强度的关系
2.2.5 电价
2.2.6 电力需求
2.2.7 人口增长POP
2.3 电力属性的特征分析
2.3.1 电力的生产要素属性
2.3.2 电力商品属性
2.3.3 电力产品的需求弹性
2.4 电力消费预测方法
2.4.1 传统预测方法
2.4.2 基于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
2.5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模型
2.5.1 Granger 因果关系理论分析
2.5.2 单整和单位根检验讨论
2.5.3 协整
2.5.4 误差修正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概念之间关系讨论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3.3 变量指标选择
3.4 研究模型的建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研究
4.1 数据收集及整理
4.1.1 电力消费与区域经济关系数据整理
4.1.2 电力消费与与其影响因素数据整理
4.2 单位根检验
4.2.1 电力消费与区域经济关系单位根检验
4.2.2 电力消费与其影响因素单位根检验
4.3 协整检验
4.3.1 电力消费与区域经济关系协整检验
4.3.2 电力消费与其影响因素关系协整检验
4.4 建立VAR 模型
4.5 误差修正模型与因果关系检验
4.6 结果讨论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国涓,张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2]我国经济发展对电耗的影响及电力的需求浅析[J]. 胡兆光. 中国能源. 2007(10)
[3]国民经济用电单耗变化解析[J]. 单葆国,胡兆光. 中国电力. 2007(09)
[4]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消费实证分析[J]. 马强,刘冰. 中国能源. 2007(07)
[5]基于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电力需求分析[J]. 蔡树文. 云南社会科学. 2007(01)
[6]中国电力发展:提高电价和限电的经济影响[J]. 林伯强. 经济研究. 2006(05)
[7]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协整与波动分析[J]. 袁家海,丁伟,胡兆光. 电网技术. 2006(09)
[8]透过电力看经济——宏观调控重要性研究[J]. 胡兆光. 现代电力. 2005(02)
[9]江西省电力需求预算与邻省的比较研究[J]. 杨昌昕,丁友卫. 江西能源. 2005(01)
[10]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间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电力行业为例[J]. 王海鹏,田澎,靳萍. 生产力研究. 2005(03)
硕士论文
[1]中国能源需求建模与实证分析[D]. 苏泽雄.福州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01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901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