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12 06:16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日益扩大的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评判各地区间经济水平差距以及这种差距的变化机制成为了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假说得到经济学家的普遍关注,并在众多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讨论,但现实经济的复杂性和数据的多样性使得这一假说从未形成一致的认识,关于这一假说的技术方法还有待进一步验证。经济增长是一个社会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作用的结果,因此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应从系统的根本点出发,才能得到科学、有效的结论。本文在对经济增长收敛假说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29个省、市、自治区人均实际GDP年度数据的差异进行综合评价,判断出全国各地区间以及东、中、西三大经济带内部的存在阶段性σ收敛形势。同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改革开放以来区分为1978-1991年和1992-2009年两个阶段,分别选取适当指标数据,采用巴罗和萨拉-伊-马丁及MRW模型对全国和三大经济带内部新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的β收敛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区间经济增长在第一阶段存在明显的β收敛性,第二阶段β收... 

【文章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2 经济增长收敛理论与研究方法
    2.1 经济增长收敛的原理与模型
        2.1.1 经济增长收敛的基本原理
        2.1.2 巴罗和萨拉-伊-马丁模型
        2.1.3 巴罗和萨拉-伊-马丁扩展模型
        2.1.4 Dowrick-Rogers 模型
    2.2 面板数据模型
        2.2.1 面板数据模型形式的判定
        2.2.2 固定或随机影响模型的设定
    2.3 非参数变系数回归
        2.3.1 非参数变系数回归模型
        2.3.2 非参数变系数回归的计算
3 地区间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实证分析
    3.1 数据的说明与计算方式
    3.2 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的σ收敛分析
        3.2.1 标准差分析
        3.2.2 变异系数分析
        3.2.3 三大经济带分析
    3.3 1978-1991 年地区间经济增长Β收敛机制分析
        3.3.1 基于巴罗和萨拉-伊-马丁模型的实证分析
            3.3.1.1 全国地区间β收敛机制分析
            3.3.1.2 三大经济带内部β收敛机制分析
        3.3.2 基于 Dowrick-Rogers 模型的实证分析
            3.3.2.1 全国地区间经济增长收敛机制分析
            3.3.2.2 三大经济带经济增长收敛机制分析
    3.4 1992-2009 年地区间经济增长Β收敛机制分析
        3.4.1 基于巴罗和萨拉-伊-马丁模型的实证分析
            3.4.1.1 全国地区间β收敛机制分析
            3.4.1.2 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3 三大经济带内部地区β收敛机制分析
        3.4.2 基于 Dowrick-Rogers 模型的实证分析
            3.4.2.1 全国地区间经济增长收敛机制分析
            3.4.2.2 三大经济带内部地区收敛机制分析
            3.4.2.3 地区间经济增长收敛速度的趋势分析
4 经济解释与政策建议
    4.1 经济解释
    4.2 政策建议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详细摘要



本文编号:2912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912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c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