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区域传播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15 13:09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传媒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区域传播作为应用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在传播实践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论文立足于区域传播本体,从区域传播的内涵、区域传播发展的必要性和区域传播的发展策略三个方面对区域传播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区域传播是早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存在的传播现象,但直到区域经济时代才真正进入研究领域成为应用传播学的一个分支。论文对区域传播的研究是建立在大众传媒有意识的区域传播行为之上,故以学术意义上的区域传播内涵为切入点,第一部分从概念、特点和意义三个角度对区域传播的内涵进行剖析。以经济文化意义上的区域为逻辑起点,区域传播就是大众传媒以区域为立足点面向区域市场,以区域内的受众为传播对象,以区域性信息为主要传播内容,具有区域特色的传播活动,在发展过程中具有针对性、开放性、辐射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并对树立区域形象、协调区域内部关系和加强区域内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区域传播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而它对区域综合实力的发展又有着多方面的能动影响。其中,区域传播主要是通过区域传播机构、传媒资金和传播技术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对传播内容的显性影响和对传...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文献综述
0.3 研究创新
第1章 区域传播的内涵
1.1 区域传播的概念
1.1.1 区域
1.1.2 区域传播
1.2 区域传播的特点
1.3 区域传播的意义
第2章 区域传播发展的必要性
2.1 区域传播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2.1.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2.1.2 区域传播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2.2 区域传播有利于区域文化发展
2.2.1 区域传播有利于区域文化的丰富和扩散
2.2.2 区域传播有利于区域文化的传承和深化
2.3 区域传播有利于区域民众素质的提高
2.3.1 区域传播有利于区域传播者素质的提高
2.3.2 区域传播有利于区域传播受众素质的提高
第3章 区域传播的发展策略
3.1 媒介策略—多元化、区域化、集团化
3.1.1 多元化
3.1.2 区域化
3.1.3 集团化
3.2 内容策略—接近性、文化性、互动性
3.2.1 接近性
3.2.2 文化性
3.2.3 互动性
3.3 营销策略—市场性、针对性、整合性
3.3.1 市场性
3.3.2 针对性
3.3.3 整合性
3.4 人才策略—引进型、开发型、复合型
3.4.1 引进型
3.4.2 开发型
3.4.3 复合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解读电视剧对区域文化的一种同构[J]. 毛攀云,康觉祥. 大众文艺(理论). 2009(19)
[2]地方媒体“自我中心化”与区域形象传播[J]. 许莹. 青年记者. 2008(26)
[3]跨文化传播的传媒区域化分析[J]. 徐明华. 当代传播. 2008(05)
[4]区域传播的散点透视——河西走廊少数民族地区广电发展的瓶颈及对策[J]. 李欣. 社科纵横. 2008(09)
[5]从区域传播角度分析我国媒体集团的发展现状[J]. 沈丽娟,雷蕾,张文静. 华商. 2008(15)
[6]论区域文化的有效传播——兼述北海(潍坊)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卢运山. 当代传播. 2008(02)
[7]区域媒体在区域经济时代的价值[J]. 李豹. 广告人. 2007(12)
[8]区域文化传播的核心竞争力分析[J]. 郑微波,郑敬东. 新疆社会科学. 2007(01)
[9]论新闻写作中的区域文化意识[J]. 赵敏.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3)
[10]区域品牌 创意再造[J]. 贾丽军. 广告人. 2006(04)
硕士论文
[1]基于区域文化传播的地方卫视发展研究[D]. 薛铭丹.陕西师范大学 2009
[2]区域传播视野中的亚洲电视新闻交换网[D]. 王以芳.山东大学 2008
[3]区域传播视野下纪实类电视节目的市场营销[D]. 苏刚.东北师范大学 2007
[4]新时期我国东北区域卫视传播策略研究[D]. 周美纯.东北师范大学 2007
[5]论区域传播与区域文化的关系[D]. 李静.四川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18321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文献综述
0.3 研究创新
第1章 区域传播的内涵
1.1 区域传播的概念
1.1.1 区域
1.1.2 区域传播
1.2 区域传播的特点
1.3 区域传播的意义
第2章 区域传播发展的必要性
2.1 区域传播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2.1.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2.1.2 区域传播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2.2 区域传播有利于区域文化发展
2.2.1 区域传播有利于区域文化的丰富和扩散
2.2.2 区域传播有利于区域文化的传承和深化
2.3 区域传播有利于区域民众素质的提高
2.3.1 区域传播有利于区域传播者素质的提高
2.3.2 区域传播有利于区域传播受众素质的提高
第3章 区域传播的发展策略
3.1 媒介策略—多元化、区域化、集团化
3.1.1 多元化
3.1.2 区域化
3.1.3 集团化
3.2 内容策略—接近性、文化性、互动性
3.2.1 接近性
3.2.2 文化性
3.2.3 互动性
3.3 营销策略—市场性、针对性、整合性
3.3.1 市场性
3.3.2 针对性
3.3.3 整合性
3.4 人才策略—引进型、开发型、复合型
3.4.1 引进型
3.4.2 开发型
3.4.3 复合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解读电视剧对区域文化的一种同构[J]. 毛攀云,康觉祥. 大众文艺(理论). 2009(19)
[2]地方媒体“自我中心化”与区域形象传播[J]. 许莹. 青年记者. 2008(26)
[3]跨文化传播的传媒区域化分析[J]. 徐明华. 当代传播. 2008(05)
[4]区域传播的散点透视——河西走廊少数民族地区广电发展的瓶颈及对策[J]. 李欣. 社科纵横. 2008(09)
[5]从区域传播角度分析我国媒体集团的发展现状[J]. 沈丽娟,雷蕾,张文静. 华商. 2008(15)
[6]论区域文化的有效传播——兼述北海(潍坊)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卢运山. 当代传播. 2008(02)
[7]区域媒体在区域经济时代的价值[J]. 李豹. 广告人. 2007(12)
[8]区域文化传播的核心竞争力分析[J]. 郑微波,郑敬东. 新疆社会科学. 2007(01)
[9]论新闻写作中的区域文化意识[J]. 赵敏.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3)
[10]区域品牌 创意再造[J]. 贾丽军. 广告人. 2006(04)
硕士论文
[1]基于区域文化传播的地方卫视发展研究[D]. 薛铭丹.陕西师范大学 2009
[2]区域传播视野中的亚洲电视新闻交换网[D]. 王以芳.山东大学 2008
[3]区域传播视野下纪实类电视节目的市场营销[D]. 苏刚.东北师范大学 2007
[4]新时期我国东北区域卫视传播策略研究[D]. 周美纯.东北师范大学 2007
[5]论区域传播与区域文化的关系[D]. 李静.四川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18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918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