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基于区域差距与经济增长协调度的区域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2 03: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经济发展迅速,随之而来地区间省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也受到很多的关注。本文首先计算衡量我国31个省/直辖市的区域经济差距指标;其次,研究了区域经济差距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长期关系;最后,以区域差距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为衡量指标,以1978—2009年间区域政策为落脚点,研究此阶段区域政策的时机选择是否正确,政策实施效果如何,文章分为六章节,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及理论基础:1978—2010年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阶段及区域经济差距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选取了四个衡量区域经济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塞尔指数、变异指数及沃尔夫森极化指数,对以上指标的计算及适用范围进行介绍;以我国31个省/直辖市1978—2010年间的GDP作为样本数据进行计算,给出我国省域间的各个区域差距指标值的测算结果。第四章:对我国省域间区域经济差距及经济增长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结论:两者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不存在因果关系;随后对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验证,两者的变动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最后分阶段绘制出两者的相关性。第五章:设定“经济增长—区域差距”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耦...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明确区域差距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
        1.1.2 衡量区域政策实施效果
        1.1.3 加大区域政策对调节区域差距的作用
    1.2 国外文献综述
        1.2.1 区域差距的成因及收敛性研究
        12.2 区域政策实施研究
        1.2.3 针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研究
    1.3 国内文献综述
        1.3.1 区域经济差距的趋势研究
        1.3.2 区域经济差距的成因分析
        1.3.3 区域政策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1.3.4 耦合协调度模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点
2. 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2.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2.1.1 第一阶段(1979-1990)
        2.1.2 第二阶段(1991-1998)
        2.1.3 第三阶段(1999年以后)
    2.2 区域经济差距的理论基础
        2.2.1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2.2.2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2.2.3 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
        2.2.4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
3. 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研究
    3.1 区域经济差距的衡量指标
        3.1.1 变异系数
        3.1.2 基尼系数
        3.1.3 塞尔指数
        3.1.4 沃尔夫森极化指数
    3.2 我国区域差距指标测算
        3.2.1 变异系数测算结果
        3.2.2 基尼系数测算结果
        3.2.3 塞尔指数测算结果
        3.2.4 沃尔夫森极化指数测算结果
4. 区域差距与经济增长关联分析
    4.1 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4.1.1 指标的选取
        4.1.2 模型验证过程
        4.1.3 检验结果
    4.2 两者长期均衡关系验证
5. “经济增长--区域差距”耦合协调度分析
    5.1 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评价指标体系
        5.1.1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方法
        5.1.2 经济增长指标体系与权重
        5.1.3 区域差距指标体系与权重
    5.2 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耦合协调度研究
        5.2.1 耦合理论模型
        5.2.2 耦合协调理论模型
        5.2.3 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6. “经济增长—区域差距”系统耦合协调度与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
    6.1 区域政策归纳
        6.1.1 区域政策的含义及分类
        6.1.2 部分区域率先发展不平衡发展阶段(1978-1992)
        6.1.3 区域政策稳定阶段(1992—1994)
        6.1.4 区域协调发展起步阶段(1995—1998)
        6.1.5 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阶段(1999至今)
    6.2 “经济增长—区域差距”系统耦合协调度与区域政策时点
    6.3 区域政策实施的时机选择
        6.3.1 D值趋势及区域政策分布概述
        6.3.2 区域政策实施时机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耦合协调度视角下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J]. 周莹莹,刘传哲.  求索. 2011(05)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财政政策分析[J]. 肖育才.  改革与战略. 2010(09)
[3]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研究[J]. 程开明.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0(09)
[4]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分析[J]. 任建军,阳国梁.  经济地理. 2010(05)
[5]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分析——基于中国29个省级区域的实证研究[J]. 张沛东.  开发研究. 2010(02)
[6]基于ESDA-GIS的青海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 张海峰,白永平,陈琼,王保宏,牛定炜.  干旱区地理. 2009(03)
[7]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的回顾[J]. 郭腾云,徐勇,马国霞,王志强.  地理科学进展. 2009(01)
[8]中国国家区域政策的调整与展望[J]. 魏后凯.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10)
[9]中国的区域政策和区域发展:回顾与前瞻[J]. 张军扩.  理论前沿. 2008(14)
[10]2007年我国地区经济形势分析与2008年政策建议[J].   中国经贸导刊. 2008(08)

博士论文
[1]中国区域政策对区域差距影响研究[D]. 贾彦利.上海财经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52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952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8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