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模式的考察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03 06:18
当代中国模式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验的总结,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及时认真地总结我国30年以来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对于指导我国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代中国模式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是指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立足中国国情,在反思“苏联模式”、借鉴吸收人类现代文明成果和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并得到升华的独具特色、充满活力和富有成效的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前提,以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是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制度、基本政策和基本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她的形成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以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指导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当代中国模式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有着独特的内涵。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二、“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本文研究的方法、论文结构及创新之处等
第一部分 当代中国模式的生成分析
一、当代中国模式生成的时代背景
二、当代中国模式生成的理论依据
三、当代中国模式生成的实践基础
四、当代中国模式的历史生成
第二部分 当代中国模式的主要内涵和主要特征
一、当代中国模式的主要内涵
(一)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 相对独特的发展路径
(三) 让广大人民共享现代化进步成果
(四) 坚定自主地开放和主动拥抱全球化
二、当代中国模式的主要特征
(一) 一定的自主性
(二) 发展的主动性
(三) 发展的渐进性
(四) 发展的外向性
(五) 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部分 当代中国模式的实践成效及局限
一、当代中国模式取得的成绩
(一) 当代中国模式的成功
(二) 当代中国模式的借鉴意义
二、当代中国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外部压力
(一) 当代中国模式存在的缺陷
(二) 当代中国模式面临的外部压力
第四部分 当代中国模式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一) 坚持解放思想,逐步完善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
(二) 不断促进自主创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 完善分配机制,扩大内需,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 内外结合,提升国际影响力
(五) 以人为本,追求永恒发展
结束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模式”与理论职责[J]. 韩喜平.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06)
[2]“中国模式”的实质、普适性及未来挑战[J]. 吴海江. 思想理论教育. 2010(05)
[3]“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 秦宣. 前线. 2010(02)
[4]中国模式的解读及影响[J]. 张维为. 领导之友. 2009(05)
[5]“中国模式”的理论诉求——衣俊卿教授专访[J]. 艾昕.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07)
[6]共和国一甲子探讨中国模式[J]. 潘维,玛雅. 开放时代. 2009(05)
[7]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化的经验——关于“中国模式”的探讨[J]. 胡伟. 江西社会科学. 2009(03)
[8]中国模式的独特之处[J]. 张维为. 全国新书目. 2008(23)
[9]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建构[J]. 段培君. 河北学刊. 2008(06)
[10]“中国模式”的概念解读[J]. 尹倩. 唯实. 2008(10)
硕士论文
[1]当代中国发展模式的内涵与特征[D]. 柴淑芹.河北师范大学 2007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研究[D]. 曲金华.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54475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二、“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本文研究的方法、论文结构及创新之处等
第一部分 当代中国模式的生成分析
一、当代中国模式生成的时代背景
二、当代中国模式生成的理论依据
三、当代中国模式生成的实践基础
四、当代中国模式的历史生成
第二部分 当代中国模式的主要内涵和主要特征
一、当代中国模式的主要内涵
(一)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 相对独特的发展路径
(三) 让广大人民共享现代化进步成果
(四) 坚定自主地开放和主动拥抱全球化
二、当代中国模式的主要特征
(一) 一定的自主性
(二) 发展的主动性
(三) 发展的渐进性
(四) 发展的外向性
(五) 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部分 当代中国模式的实践成效及局限
一、当代中国模式取得的成绩
(一) 当代中国模式的成功
(二) 当代中国模式的借鉴意义
二、当代中国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外部压力
(一) 当代中国模式存在的缺陷
(二) 当代中国模式面临的外部压力
第四部分 当代中国模式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一) 坚持解放思想,逐步完善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
(二) 不断促进自主创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 完善分配机制,扩大内需,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 内外结合,提升国际影响力
(五) 以人为本,追求永恒发展
结束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模式”与理论职责[J]. 韩喜平.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06)
[2]“中国模式”的实质、普适性及未来挑战[J]. 吴海江. 思想理论教育. 2010(05)
[3]“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 秦宣. 前线. 2010(02)
[4]中国模式的解读及影响[J]. 张维为. 领导之友. 2009(05)
[5]“中国模式”的理论诉求——衣俊卿教授专访[J]. 艾昕.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07)
[6]共和国一甲子探讨中国模式[J]. 潘维,玛雅. 开放时代. 2009(05)
[7]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化的经验——关于“中国模式”的探讨[J]. 胡伟. 江西社会科学. 2009(03)
[8]中国模式的独特之处[J]. 张维为. 全国新书目. 2008(23)
[9]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建构[J]. 段培君. 河北学刊. 2008(06)
[10]“中国模式”的概念解读[J]. 尹倩. 唯实. 2008(10)
硕士论文
[1]当代中国发展模式的内涵与特征[D]. 柴淑芹.河北师范大学 2007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研究[D]. 曲金华.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54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95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