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新疆经济积弱对西北边疆安全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3 10:48
民国时期,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同样处于大变革时期,在双重环境的影响下,新疆经济发展缓慢,处于落后状态,经济积弱不仅影响民生,而且对西北边疆安全造成强烈冲击。本文将以四个方面对经济积弱对西北边疆安全的影响进行论述。第一章详细分析民国时期新疆在外国势力侵扰,国内战乱纷争的情况下,新疆所面临的安全局势。第二章在上述背景下,分析新疆的农牧经济、工业体系、交通邮电等经济落后状况。第三章分析民国时期新疆经济积弱对西北边疆安全的影响,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深刻反思民国新疆的经济和安全状况,归纳出对当代新疆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启示。本文通过对民国新疆经济状况和西北边疆安全的分析,探求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和互动因素,从而得出: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壮大经济实力,改善民生,以经济发展求稳定,以稳定保障经济发展,才‘能维护中国西北边疆安全的局面,否则就会出现问题。以史为鉴,在此基础上分析在新的国家战略机遇期新疆如何更好的发展经济,以形成新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与西北边疆安全的良性互动机制。
【文章来源】:石河子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民国时期北京政府屯垦管理示意图
民国时期新疆经济积弱对西北边疆安全影响研究兴建的主要渠道有17条,其中仅英阿瓦提渠就能够灌溉7万亩,安置屯户2700户。①为了提高新疆屯垦的效率,杨增新开办了迪化郊区农事试验场,测量雨量、温度、风向、气压用于农事改良和灾害预防。杨增新还筹办棉纺织业,进行技术改良,以抵制洋纱洋布,认为“未将播种纺织各法提倡研究,以致棉业渐微,而外来之洋布、洋纱通行全国,实为财政上一大漏疤。”@l918年12月,杨增新在吐鲁番创办模范纺织工厂,1925年,又创办官商合办的阜民纺织公司,资金达40万元大洋(100万两省票),从上海购进了美国造的2000锭的纺纱机5台,织布机30台,洗纱机、梳棉机各5台,五十马力卧式和二十五马力立式锅炉各一台,③提高了新疆的棉布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
图2一2:金树仁时期财政亏空图(单位:元)金树仁还曾商请德国工程师设计建立大型发电站,与英国签订开采石油合约,曾企图参与其中,但这些措施或夭折或收效甚微。而且随着新疆局势的变乱,的工业基础可谓完全毁坏净尽,就是不毁坏也由于战乱,工人缺乏,原料断绝,,形成大停顿状态。”①此阶段是新疆工业全面衰落时期。盛世才稳定新疆局势后,在苏联专家的参与下,制定了三期三年计划,以期展新疆的经济,由于基础薄弱,起点较低,相对发展空间就会相对较大,所以工业得到相对的发展。在第一个三年计划期间,“据不完全统计,各类新设的较具规模的工厂达这还不包括全省各地的纺织厂(其中有棉纺织机66000锭,毛纺织机10000锭)此年新疆共有小工业铺273家,1937年新设了119家,1938年又新设42家。此间整体获得一定发展,日用工业开始得到广泛建设,电气、面粉、制油、制酪、纸等厂相继建立。”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论民国时期灾荒与国民政府开发西北[J]. 温艳. 甘肃社会科学. 2011(01)
[2]近代土耳其对中国新疆的渗透及影响[J]. 许建英. 西域研究. 2010(04)
[3]杨增新时期新疆与阿富汗之关系[J]. 刘国俊. 新疆社会科学. 2010(05)
[4]杨增新时期新疆屯垦与西北边疆安全研究[J]. 刘少虎,李鹏.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0(02)
[5]民国时期国人对西北屯垦问题的认识[J]. 王利中,岳珑. 新疆社会科学. 2010(02)
[6]民国时期西北移民垦荒事业历史分析[J]. 王永强. 阴山学刊. 2010(01)
[7]浅析民国时期西北移垦殖边思潮[J]. 王永强.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8]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迁徙之研究[J]. 闫丽娟,李红坦.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8(02)
[9]民国新疆地方政府对游牧民族的统治政策[J]. 娜拉.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8(01)
[10]民国时期西北地区交通建设与分布[J]. 王永飞.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7(04)
硕士论文
[1]民国新疆人口变化与社会发展[D]. 刘洋.新疆大学 2010
[2]民国时期新疆工业发展研究[D]. 陈剑平.新疆大学 2007
[3]民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人口变迁研究[D]. 李红坦.兰州大学 2006
[4]民国前期新疆治理研究(1912—1933)[D]. 嵇雷.新疆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74740
【文章来源】:石河子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民国时期北京政府屯垦管理示意图
民国时期新疆经济积弱对西北边疆安全影响研究兴建的主要渠道有17条,其中仅英阿瓦提渠就能够灌溉7万亩,安置屯户2700户。①为了提高新疆屯垦的效率,杨增新开办了迪化郊区农事试验场,测量雨量、温度、风向、气压用于农事改良和灾害预防。杨增新还筹办棉纺织业,进行技术改良,以抵制洋纱洋布,认为“未将播种纺织各法提倡研究,以致棉业渐微,而外来之洋布、洋纱通行全国,实为财政上一大漏疤。”@l918年12月,杨增新在吐鲁番创办模范纺织工厂,1925年,又创办官商合办的阜民纺织公司,资金达40万元大洋(100万两省票),从上海购进了美国造的2000锭的纺纱机5台,织布机30台,洗纱机、梳棉机各5台,五十马力卧式和二十五马力立式锅炉各一台,③提高了新疆的棉布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
图2一2:金树仁时期财政亏空图(单位:元)金树仁还曾商请德国工程师设计建立大型发电站,与英国签订开采石油合约,曾企图参与其中,但这些措施或夭折或收效甚微。而且随着新疆局势的变乱,的工业基础可谓完全毁坏净尽,就是不毁坏也由于战乱,工人缺乏,原料断绝,,形成大停顿状态。”①此阶段是新疆工业全面衰落时期。盛世才稳定新疆局势后,在苏联专家的参与下,制定了三期三年计划,以期展新疆的经济,由于基础薄弱,起点较低,相对发展空间就会相对较大,所以工业得到相对的发展。在第一个三年计划期间,“据不完全统计,各类新设的较具规模的工厂达这还不包括全省各地的纺织厂(其中有棉纺织机66000锭,毛纺织机10000锭)此年新疆共有小工业铺273家,1937年新设了119家,1938年又新设42家。此间整体获得一定发展,日用工业开始得到广泛建设,电气、面粉、制油、制酪、纸等厂相继建立。”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论民国时期灾荒与国民政府开发西北[J]. 温艳. 甘肃社会科学. 2011(01)
[2]近代土耳其对中国新疆的渗透及影响[J]. 许建英. 西域研究. 2010(04)
[3]杨增新时期新疆与阿富汗之关系[J]. 刘国俊. 新疆社会科学. 2010(05)
[4]杨增新时期新疆屯垦与西北边疆安全研究[J]. 刘少虎,李鹏.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0(02)
[5]民国时期国人对西北屯垦问题的认识[J]. 王利中,岳珑. 新疆社会科学. 2010(02)
[6]民国时期西北移民垦荒事业历史分析[J]. 王永强. 阴山学刊. 2010(01)
[7]浅析民国时期西北移垦殖边思潮[J]. 王永强.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8]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迁徙之研究[J]. 闫丽娟,李红坦.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8(02)
[9]民国新疆地方政府对游牧民族的统治政策[J]. 娜拉.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8(01)
[10]民国时期西北地区交通建设与分布[J]. 王永飞.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7(04)
硕士论文
[1]民国新疆人口变化与社会发展[D]. 刘洋.新疆大学 2010
[2]民国时期新疆工业发展研究[D]. 陈剑平.新疆大学 2007
[3]民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人口变迁研究[D]. 李红坦.兰州大学 2006
[4]民国前期新疆治理研究(1912—1933)[D]. 嵇雷.新疆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74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974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