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的资源环境压力与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7 11:14
城市作为人类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结晶,也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聚集点。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障碍和最严峻的挑战。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城市消费的各种资源和排放的废气物的环境压力和承载力实施度量和监测。在度量和监测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使城市发展逐步走上资源减量化和环境减压化的轨道,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论文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结合社会代谢物质流及相关指标,构建反映区域经济综合环境压力模型,从指标的构建和计算方法上对生态足迹进行改进和完善。新指标体系通过定义直接足迹与碳足迹、直接承载力和碳承载力,使压力与承载力(需求与供给)之间成客观对应关系。在直接足迹与直接承载力之间,碳足迹与碳承载力之间分别对比,可更客观地反映资源环境超载量和超载性质;新指标体系还构建了投入足迹、排放足迹和存量足迹指标,分别对应于经济系统物质代谢中投入面、排放面的物质流和物质存量的积累。这样,就把资源和环境压力与经济系统的物质代谢过程相联系,揭示经济系统在其投入端、排放端及存量积累产生的资源与环境压力及其运行效率。对于环境规划和管理,投入足迹和投入效率有助于分析...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人类不同历史阶段的物质代谢Fig2.2Materialmetabolismatdifferentstagesofhumanhistory(资料来源:MaterialFlowAccounting,InformationPackage,M.FischerKowalski,1999)
MFA把图2.1中物质代谢涉及的各种物质归纳为投入面、排放面的物质流和存量,如图2.3所示[38]。投入面的物质流包括:区域内各种资源投入、资源与产品进口、隐藏流、非直接流、空气和水;排放面的物质流包括: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各种废弃物排放、资源与产品出口、隐藏流、水和蒸气。其中隐藏流是指没有进入经济系统但为获得有用资源必须幵采并直接排弃的物质,如为获得有用矿石而剥离的废石;非直接流是指进口物质流对应的隐藏流(发生在区域之外)。应用这些物质流指标可以定量描述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间的物质代谢,度量代谢规模——物质吞吐量。MFA全面地反映出经济系统的物质面及其与自然系统之间的生物-物理(Biophysical)作用,通过资源的幵釆、搬运和废弃物的排放,测-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足迹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应用[J]. 李广军,王青,顾晓薇,初道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0)
[2]建设沈阳生态市的思考[J]. 陈涛,朴莹哲. 环境保护科学. 2006(05)
[3]郑州市城市生态系统评价[J]. 徐晓霞,陈太政.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4]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规划理论[J]. 崔宗安. 北京规划建设. 2006(02)
[5]生态城市模糊综合评价及其决策支持系统[J]. 胡建渊,黄鹍. 现代管理科学. 2006(02)
[6]基于熵权的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模糊综合评价[J]. 周文华,王如松. 生态学报. 2005(12)
[7]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系统综合评价[J]. 杨永春,钱翌,蒲春玲,李雪艳.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5(01)
[8]湖北省城市生态系统安全性评价[J]. 王燕,刘传明.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
[9]城市绿化树种的滞尘效应——以哈尔滨市为例[J]. 柴一新,祝宁,韩焕金. 应用生态学报. 2002(09)
[10]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J]. 鲁敏,李英杰.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2(02)
博士论文
[1]中国城市资源占用及应用研究[D]. 李广军.东北大学 2008
[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 石永林.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城市森林净化大气功能分析及评价[D]. 李晓阁.中南林学院 2005
本文编号:2982770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人类不同历史阶段的物质代谢Fig2.2Materialmetabolismatdifferentstagesofhumanhistory(资料来源:MaterialFlowAccounting,InformationPackage,M.FischerKowalski,1999)
MFA把图2.1中物质代谢涉及的各种物质归纳为投入面、排放面的物质流和存量,如图2.3所示[38]。投入面的物质流包括:区域内各种资源投入、资源与产品进口、隐藏流、非直接流、空气和水;排放面的物质流包括: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各种废弃物排放、资源与产品出口、隐藏流、水和蒸气。其中隐藏流是指没有进入经济系统但为获得有用资源必须幵采并直接排弃的物质,如为获得有用矿石而剥离的废石;非直接流是指进口物质流对应的隐藏流(发生在区域之外)。应用这些物质流指标可以定量描述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间的物质代谢,度量代谢规模——物质吞吐量。MFA全面地反映出经济系统的物质面及其与自然系统之间的生物-物理(Biophysical)作用,通过资源的幵釆、搬运和废弃物的排放,测-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足迹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应用[J]. 李广军,王青,顾晓薇,初道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0)
[2]建设沈阳生态市的思考[J]. 陈涛,朴莹哲. 环境保护科学. 2006(05)
[3]郑州市城市生态系统评价[J]. 徐晓霞,陈太政.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4]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规划理论[J]. 崔宗安. 北京规划建设. 2006(02)
[5]生态城市模糊综合评价及其决策支持系统[J]. 胡建渊,黄鹍. 现代管理科学. 2006(02)
[6]基于熵权的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模糊综合评价[J]. 周文华,王如松. 生态学报. 2005(12)
[7]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系统综合评价[J]. 杨永春,钱翌,蒲春玲,李雪艳.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5(01)
[8]湖北省城市生态系统安全性评价[J]. 王燕,刘传明.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
[9]城市绿化树种的滞尘效应——以哈尔滨市为例[J]. 柴一新,祝宁,韩焕金. 应用生态学报. 2002(09)
[10]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J]. 鲁敏,李英杰.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2(02)
博士论文
[1]中国城市资源占用及应用研究[D]. 李广军.东北大学 2008
[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 石永林.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城市森林净化大气功能分析及评价[D]. 李晓阁.中南林学院 2005
本文编号:2982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982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