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皖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5 16:42
  在经济全球化、城乡一体化、城镇化的背景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将成为城市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区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技术含量低、资源利用率低、高耗能的产业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必然选择。本文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把皖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促进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并结合现代经济学中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分析皖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问题,促进皖北地区经济健康、平稳、快速发展。目前,安徽省“十二五”计划也对皖北地区六市五县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融入长三角,与东岸经济区实现产业对接,后来居上,将成为未来发展战略中必须破解的主题。以现代产业结构的要求来统领皖北地区未来的产业发展,是地区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皖北地区近年来在建设现代产业结构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代产业结构总体框架已初步形成,各个环节均有较好体现,相关战略思路也初步具备,但是进一步的建设与完善任务非常艰巨,现代产业结构面临着深刻的转型机遇与调整优化的障碍。如何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形成现代产业结构联动可持续升级发展的良好局面,对皖...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思路和主要内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三) 主要内容
    三、文献综述
        (一) 产业结构优化国外相关研究
        (二) 国内相关研究
第二章 皖北地区现代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皖北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
        (一) 产业总体现状
        (二) 具体产业现状
    二、皖北地区现代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 总体问题
        (二) 具体问题
    三、皖北地区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的原因分析
        (一) 就业人员文化技能素质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 工业企业私营和外商资本所占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 工业企业规模小、外向型经济少、经济效益低
        (四) 传统农业比重大,科技含量少
第三章 皖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
    一、战略设计的前提条件
        (一) SWOT总体分析
        (二) 皖北地区各市优势产业区位熵分析
    二、皖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一) 皖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指导思想
        (二) 皖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
        (三) 皖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任务
    三、皖北地区现代产业结构优化对策和措施
        (一) 促进现代农业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业产值
        (二) 促进煤化工发展,提升能源产业层次
        (三) 促进现代制造业市场发展和产业链延伸
        (四) 构建皖北旅游圈,推进皖北文化繁荣
        (五) 调整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
        (六) 增强皖北地区企业科技能力
第四章 皖北现代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政策建议
    一、提高政府服务质量,优化软件环境
        (一) 转变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二) 做好规划,坚持发展
        (三) 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四) 增强外地潜在投资者或者劳动力投资和务工的信心
        (五) 皖北要大力发展教育
    二、完善产业支撑体系,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一) 促进工业园区集聚
        (二) 配套城市基础设施
        (三) 规划循环型发展模式
        (四) 配套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先行先试”视阈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率先发展[J]. 何党生.  经济师. 2011(08)
[2]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对策研究[J]. 孙韬,赵树宽,乔壮.  工业技术经济. 2011(05)
[3]淮南、寿县旅游文化资源整合的SWOT分析[J]. 李松.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0)
[4]安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 明娟.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1(01)
[5]制定我省“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J].   群众. 2010(12)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的四次创新与启示[J]. 李影.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7]论产业创新、路径转换与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J]. 张贵,李俊林,韩彦清.  学习与实践. 2010(11)
[8]从三缺口模型看辽宁省就业结构升级的滞后性[J]. 吴云勇.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9]低碳经济下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策略研究[J]. 叶吉文,杨洋,沈国栋.  山西焦煤科技. 2010(06)
[10]基于SWOT分析法的皖北县域经济发展[J]. 韩心灵.  宿州学院学报. 2010(03)

博士论文
[1]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D]. 杜玉华.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基于产业集群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研究[D]. 王兆峰.中南大学 2009
[3]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D]. 叶安宁.厦门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中小型高科技企业风险规避研究[D]. 李湘龙.重庆工商大学 2011
[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 祁菲.河南师范大学 2011
[3]淮南市FDI的状况和区位决定因素研究[D]. 吴庆勇.安徽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995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9995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2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