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锁定、制度创新与中国产业的低碳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1-02-15 04:03
“低碳经济”在2003年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广泛响应和热烈讨论。究其原因在于全球经济发展己陷入失衡及不可持续的状态,促使全球各国都致力于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在此大背景下,中国产业的低碳化转型呼之欲出。产业的低碳化转型是指通过技术创新及低碳技术的应用,推进高碳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低碳新兴产业的发展,降低社会的能耗量及污染量,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但事实上,在当今的工业社会中,技术、制度、社会组织、公众等因素相互影响,由于路径依赖机制的作用,整个社会陷入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技术系统中,阻碍了低碳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加之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这种现象蔓延全球。对于改革开放30年来一直采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国而言,产业的低碳化转型困难重重。本文从发展低碳技术,培育新兴产业以及建设完善的制度环境三方面对我国为推进产业低碳转型顺利进行而推行的系统梳理,并分析了政策的执行效果。接着通过统计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授权量发现,由于政府的大力提倡,我国低碳技术在数量上的确有了较快的增长,但低碳技术类的专利授权量占全部专利授权量的比重仍然极其微小。此外,本文还通过研究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数量及我国一...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单位收益与市场份额的s曲线市场份额实际上,对于路径依赖的探讨,不管是基于技术层面,还是制度层面,其含义都较为明确
中国风电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10年底,我国风机累计装机容量由2005年的1271.8兆瓦迅速增加到41827兆瓦,新增风电装机也达到16000兆瓦,均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头号风力发电大国(见图3一2)。同时,我国还形成了一批以华锐、金风、东汽为代表的具有竞争力的风机制造企业。
199920012003200520072009-叫卜-美国一王号一德国~日本-林卜~中国一喊,巴西-州卜-印度图3一1全球部分国家一次性能源消费情况(1999年一2009年)资料来源:1999至2009年数据来源于《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0}},2010年数据为作者计算。注:一次性能源仅包括能够进行商业贸易的燃料,不包括薪柴、泥炭与动物废弃物;石油以百万吨为单位计量,其他燃料以百万吨油当量为单位计量。3.2.2新兴产业我国政府陆续出台的行政法规与规章制度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其中新能源产业发展尤为迅速。新能源产业为我国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然而在技术、市场、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也是不争的事实,发展前景不容盲目乐观。此外,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仍多集中于风机制造、光伏电池制造这类制造业环节,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程度仍然不理想,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在新能源产业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碳交易市场的不完整性及其形成机理[J]. 于楠,杨宇焰,王忠钦. 财经科学. 2011(05)
[2]低碳经济的市场推动者:国外的经验与我国的政策困境[J]. 曹军新.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01)
[3]长沙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研究[J]. 余敏. 长沙大学学报. 2010(06)
[4]我国低碳经济推进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融合发展[J]. 刘美平. 当代财经. 2010(10)
[5]中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产业政策路径探索[J]. 伍华佳. 社会科学. 2010(10)
[6]低碳经济下湖南火电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实证分析[J]. 谭丹.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0(05)
[7]对联合国EB理事会拒绝和撤销中国CDM项目注册原因的研究和思考——关于有效电量问题的研究[J]. 李肇经. 中外能源. 2010(09)
[8]换个角度看“政策之窗”[J]. 李明. 改革. 2010(08)
[9]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 方虹,罗炜,刘春平. 中国科技投资. 2010(08)
[10]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 刘再起,陈春. 国外社会科学. 2010(03)
硕士论文
[1]低碳经济范式下能源利用方式转变研究[D]. 邢俐.中共中央党校 2009
本文编号:3034399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单位收益与市场份额的s曲线市场份额实际上,对于路径依赖的探讨,不管是基于技术层面,还是制度层面,其含义都较为明确
中国风电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10年底,我国风机累计装机容量由2005年的1271.8兆瓦迅速增加到41827兆瓦,新增风电装机也达到16000兆瓦,均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头号风力发电大国(见图3一2)。同时,我国还形成了一批以华锐、金风、东汽为代表的具有竞争力的风机制造企业。
199920012003200520072009-叫卜-美国一王号一德国~日本-林卜~中国一喊,巴西-州卜-印度图3一1全球部分国家一次性能源消费情况(1999年一2009年)资料来源:1999至2009年数据来源于《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0}},2010年数据为作者计算。注:一次性能源仅包括能够进行商业贸易的燃料,不包括薪柴、泥炭与动物废弃物;石油以百万吨为单位计量,其他燃料以百万吨油当量为单位计量。3.2.2新兴产业我国政府陆续出台的行政法规与规章制度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其中新能源产业发展尤为迅速。新能源产业为我国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然而在技术、市场、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也是不争的事实,发展前景不容盲目乐观。此外,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仍多集中于风机制造、光伏电池制造这类制造业环节,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程度仍然不理想,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在新能源产业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碳交易市场的不完整性及其形成机理[J]. 于楠,杨宇焰,王忠钦. 财经科学. 2011(05)
[2]低碳经济的市场推动者:国外的经验与我国的政策困境[J]. 曹军新.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01)
[3]长沙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研究[J]. 余敏. 长沙大学学报. 2010(06)
[4]我国低碳经济推进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融合发展[J]. 刘美平. 当代财经. 2010(10)
[5]中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产业政策路径探索[J]. 伍华佳. 社会科学. 2010(10)
[6]低碳经济下湖南火电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实证分析[J]. 谭丹.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0(05)
[7]对联合国EB理事会拒绝和撤销中国CDM项目注册原因的研究和思考——关于有效电量问题的研究[J]. 李肇经. 中外能源. 2010(09)
[8]换个角度看“政策之窗”[J]. 李明. 改革. 2010(08)
[9]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 方虹,罗炜,刘春平. 中国科技投资. 2010(08)
[10]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 刘再起,陈春. 国外社会科学. 2010(03)
硕士论文
[1]低碳经济范式下能源利用方式转变研究[D]. 邢俐.中共中央党校 2009
本文编号:3034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034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