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黄河流域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胁迫诊断与优化路径识别

发布时间:2021-02-16 04:38
  黄河流域是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格局的重要支撑区以及国土生态安全的关键区域,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安全支撑区和粮食安全基地。但受区位条件、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等因素影响,该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以能源重化工为主的单一化产业体系加重了地区生态环境负担。本文在辨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主要限制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地区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本底、大气环境、水资源与水环境、生态功能的胁迫特征,总结了地区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矛盾及需要把握的关系;提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目标,必须处理好产业开发布局与流域生态环境安全格局稳定、重点区域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重点突破与系统统筹的关系。为此,建议该地区应优化产业发展路径,积极推进以绿色循环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以地区资源环境约束促进能源基础原材料产业规模控制和效率提升;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确定适宜的产业发展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推进重点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城市群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强能矿资源开发的生态空间管控与生态修复,实施一批区域性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工程。 

【文章来源】:资源科学. 2020,42(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2.1 国家生态安全关键区域,但生态环境本底脆弱
    2.2 国家重要能源安全支撑区,但多以资源开采和初级加工为主
    2.3 国家粮食安全重要保障区,但面临规模和质量的双重挑战
    2.4 经济实力有所增强,但工业结构重型化且单一化严重
3 黄河流域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胁迫
    3.1 能矿资源开发与本底生态环境脆弱相叠加,加重中游地区生态环境压力
    3.2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地区大气煤烟型污染严重
    3.3 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加重地区水资源与水环境压力
    3.4 产业发展的不合理布局对生态功能区形成威胁
4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需要重点把握的关系
    4.1 产业开发布局与流域生态环境安全格局稳定的关系
    4.2 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
    4.3 重点突破与系统统筹的关系
5 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路径
    5.1 调整产业发展结构,积极推进以绿色循环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
    5.2 以地区资源环境约束促进地区能源基础原材料产业规模控制和效率提升
    5.3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消除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格局矛盾
    5.4 加强能矿资源开发的生态空间管控与生态修复,缓解资源开发与生态安全矛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推进策略[J]. 金凤君.  改革. 2019(11)
[2]生态优先视域下资源诅咒空间分异分析——以黄河流域为例[J]. 王毅鑫,王慧敏,刘钢,黄晶.  软科学. 2019(01)
[3]黄河流域水资源与经济发展要素时空匹配度分析[J]. 王猛飞,高传昌,张晋华,高志锴,黄丹,胡亚州.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06)
[4]黄河(内蒙古段)流域生态风险评价[J]. 刘卫,王克军,李敬伟,刘庄.  环境与发展. 2016(02)
[5]黄河流域重要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控制研究[J]. 彭勃,张建军,杨玉霞,马秀梅,张军锋.  人民黄河. 2014(12)
[6]黄河流域纳污和生态流量红线控制[J]. 连煜,张建军.  环境影响评价. 2014(04)
[7]生态脆弱地区高耗水产业和水权分配协同体系建设研究——以黄河上中游流域为例[J]. 薛继亮.  资源与产业. 2014(04)
[8]宁蒙沿黄地带产业结构的环境污染特征演变分析[J]. 王菲,董锁成,毛琦梁,黄永斌,李俊.  资源科学. 2014(03)
[9]宁夏东部能源化工基地煤炭产业生态风险评估[J]. 王景升,李佳,陈宝雄,傅泽强,刘佳宁,张振磊.  资源科学. 2013(10)
[10]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措施[J]. 张建军,彭勃,郝伏勤,黄锦辉.  人民黄河. 2013(10)



本文编号:3036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036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e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