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的江西省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6 19:41
  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正在从行政经济走向以区域空间形态创新为主导的新时期,遵从时代潮流,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出发,对江西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促进江西在中部崛起和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和理论的基础上,依据各种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对江西省空间结构演变历程与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建立了江西空间结构优化的断裂点模型,并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了江西省空间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与对策。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出发,明确从城乡一体化视角研究江西省空间结构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重点阐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基础,为本文的研究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和铺垫;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江西省空间结构演变的历程和特征,重点阐述江西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历程、区域板块空间结构研究历程和县(市)空间结构演变历程,总结江西省空间结构的特征,查找江西省空间结构的不足与原因所在,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实证研究的基础;第三部分主要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探讨江西省空间结构优化构想,明确了江西省空间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采用断裂点模型实证分析了江西...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2. 江西省空间结构演变历程
    2.1 江西省概况
    2.2 江西省空间结构演变历程
        2.2.1 江西省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演变历程
        2.2.2 江西省区域板块空间结构演变历程
        2.2.3 江西省县(市)空间结构演变历程
    2.3 江西省空间结构特征及原因
3. 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的江西空间结构优化构想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乡一体化内涵
        3.1.2 区域空间结构内涵
    3.2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江西空间结构优化构想
        3.2.1 江西空间结构优化基本思路
        3.2.2 江西中心城市吸引范围的确立
        3.2.3 江西城乡一体化空间单元划分及其职能
4. 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的江西空间结构优化对策
    4.1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推进形成十大城乡一体化化空间单元
    4.2 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引导十大城乡一体化空间协调发展
    4.3 合理引导产业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空间
    4.4 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空间快速交通网络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成都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 刘畅.  经营管理者. 2010(11)
[2]基于断裂点理论的中心城市空间影响范围变化研究[J]. 王洁玉.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2010(01)
[3]二元建设用地管理体制下的城乡空间发展问题——以广州为例[J]. 韦亚平.  城市规划. 2009(12)
[4]城乡关系的战略转型与新时期城乡一体化规划探讨[J]. 赵群毅.  城市规划学刊. 2009(06)
[5]天津滨海新区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初探[J]. 周艺怡,范小勇,沈佶.  城市. 2009(10)
[6]北京市60年城市空间发展及展望[J]. 柴彦威,塔娜.  经济地理. 2009(09)
[7]国家战略下的天津产业空间发展思考[J]. 周长林,孟颖.  城市规划. 2009(S1)
[8]统筹重庆城乡空间发展的思考与规划实践[J]. 桑东升.  重庆行政. 2009(04)
[9]南通市域城镇空间发展策略探讨[J]. 程同升.  江苏城市规划. 2009(07)
[10]兰州市空间发展战略思考[J]. 张永刚.  发展. 2009(07)

博士论文
[1]城镇体系构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 蒲松林.西南财经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 朱邦耀.重庆师范大学 2008
[2]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的模型化与智能化方法研究[D]. 闫卫阳.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368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0368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4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