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经济结构转型中再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7 11:32
一直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就业再就业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战略问题。在西方经济学界,关于失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十分著名的假说即奥肯定律,“在GDP保持年均3%的基础上,GDP每提高1%,就会导致失业率下降1%”。奥肯定律形象地揭示了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诠释了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会出现“双赢”的局面。攀枝花市在我国属于典型的传统工业城市和资源富集型城市,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得益于丰富的钢铁资源,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以后由于过度依赖攀钢发展,攀枝花市经济进入了“企兴城强、企衰城弱”的两难境地。进入21世纪以来,面临产能过剩、需求放缓和环境保护压力的逐步加剧,攀枝花市逐步加快了经济结构转型,努力探索一条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结构升级的资源富集型城市转型发展道路。然而,在攀枝花市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的过程中,随之而来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也十分突出,尤其是基于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就业技能差等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十分明显。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视角系统研究攀枝花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再就业问题,以经...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攀枝花市失业人员年龄结构统计图
图 4-2 攀枝花市失业人员性别(行业)结构统计图①说年龄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人员的年龄分布状况和劳动那么性别结构主要从男女的比例方面反映社会经济主体(即各级各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对劳动力的性别偏好状况。问卷,目前攀枝花市的失业人员从性别结构来看,女性失业人员的比重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逐步发展,这些人员不可避免地出现下岗乃至失业现象和问题。最后,攀枝经济组织,在选择劳动力时处于用工成本节约考虑,加上当地的已婚妇女保完善,导致女性在就业再就业中相对于男性明显处于劣势。.3 失业人员学历结构分析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就业再就业的因素有很多动者的文化状况和受教育水平事业和十分重要的因素,毕竟文化状况和受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互关系分析[J]. 卞瀚鑫.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1(02)
[2]我国现阶段城镇失业原因分析[J]. 于芳,段东生. 华商. 2007(28)
[3]城镇“4050”人员的生活困境及其对策[J]. 秦剑军. 特区经济. 2007(03)
[4]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走出就业困境——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J]. 张芳. 资源与产业. 2006(06)
[5]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再就业问题[J]. 刘怫翔. 发展研究. 2005(09)
[6]阜新市经济转型中就业问题的探讨[J]. 余际从,贺沙. 中国矿业. 2005(02)
[7]中国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 胡琪君.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8]我国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应对措施[J]. 蒋晓光. 经济师. 2003(11)
[9]失业者社会援助与再就业的选择——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J]. 慈勤英. 中国人口科学. 2003(04)
[10]城镇人口结构性失业的突出矛盾及治理体系[J]. 康文. 当代经济研究. 2003(06)
本文编号:3037923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攀枝花市失业人员年龄结构统计图
图 4-2 攀枝花市失业人员性别(行业)结构统计图①说年龄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人员的年龄分布状况和劳动那么性别结构主要从男女的比例方面反映社会经济主体(即各级各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对劳动力的性别偏好状况。问卷,目前攀枝花市的失业人员从性别结构来看,女性失业人员的比重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逐步发展,这些人员不可避免地出现下岗乃至失业现象和问题。最后,攀枝经济组织,在选择劳动力时处于用工成本节约考虑,加上当地的已婚妇女保完善,导致女性在就业再就业中相对于男性明显处于劣势。.3 失业人员学历结构分析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就业再就业的因素有很多动者的文化状况和受教育水平事业和十分重要的因素,毕竟文化状况和受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互关系分析[J]. 卞瀚鑫.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1(02)
[2]我国现阶段城镇失业原因分析[J]. 于芳,段东生. 华商. 2007(28)
[3]城镇“4050”人员的生活困境及其对策[J]. 秦剑军. 特区经济. 2007(03)
[4]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走出就业困境——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J]. 张芳. 资源与产业. 2006(06)
[5]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再就业问题[J]. 刘怫翔. 发展研究. 2005(09)
[6]阜新市经济转型中就业问题的探讨[J]. 余际从,贺沙. 中国矿业. 2005(02)
[7]中国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 胡琪君.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8]我国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应对措施[J]. 蒋晓光. 经济师. 2003(11)
[9]失业者社会援助与再就业的选择——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J]. 慈勤英. 中国人口科学. 2003(04)
[10]城镇人口结构性失业的突出矛盾及治理体系[J]. 康文. 当代经济研究. 2003(06)
本文编号:3037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037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