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8 22:25
2009年山东半岛被中央确定为蓝色经济区之后,进入了新一轮的与蓝色经济发展内涵相对应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其基本手段就是区域产业转移。如何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结构升级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促进山东半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已经成为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的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论文首先从从问卷调查结果入手,分析山东半岛产业转移的状况,通过对企业迁移的动因、规模以及基本形态的梳理,探讨山东半岛企业迁移所引发的产业结构演化;其次,基于产业结构演化情况,对山东半岛区域产业转移环境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即产业转移引发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之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阐释产业转移背景下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通过研究,论文认为山东半岛目前存在一定规模的产业转移现象,产业转移的主要推动因素是成本因素,其中环境成本具有重要作用。转出产业主要为污染性普遍较高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入产业主要是低污染或者无污染的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同时,引发了比较明显的环境效应,主要体现在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变化以及污染的空间配置变化。山东半岛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已处在倒U曲...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有关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1.3.2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1.3.3 相关研究成果简评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产权转移有关理论与蓝色经济区建设
2.1 产业转移的基本内涵
2.2 产业转移行为理论分析
2.2.1 产业转移主体的动机
2.2.2 产业转移的诱因
2.2.3 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
2.3 产业转移与蓝色经济区建设关系
2.4 产业转移的发展实践
2.4.1 亚太地区产业转移实践
2.4.2 国内区域产业转移实践
2.4.3 产业转移得失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东半岛产业转移状况分析
3.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3.2 企业迁移规模与基本形态
3.2.1 迁移规模与趋势
3.2.2 企业迁移基本形态
3.3 推动企业迁移的主要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东半岛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
4.1 产业转移对生态环境的双重效应
4.1.1 负效应分析
4.1.2 正效应分析
4.2 产业结构演变直接影响环境效应
4.3 山东半岛转移产业的类型识别
4.3.1 山东半岛污染密集型产业识别
4.3.2 山东半岛转移产业细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东半岛产业转移环境效应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的设定及变量解释
5.2 模型估计
5.3 对策与建议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微观视角研究——基于企业迁移的分析[J]. 张玉,江梦君. 中国集体经济. 2011(06)
[2]山东省污染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J]. 李斌,郭庆.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6)
[3]泛长三角产业转移与区域合作[J]. 左学金. 江淮论坛. 2010(01)
[4]国际产业转移中国环境可持续发展[J]. 王利军. 经济研究导刊. 2010(03)
[5]国际产业转移新特征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J]. 柏宝春,王晓艺.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09(08)
[6]山东半岛产业转移与结构优化路径探析[J]. 栾贵勤,刘文.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9(03)
[7]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的产业转移模式选择[J]. 肖美香. 商场现代化. 2007(23)
[8]珠三角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J]. 刘卓平,杨英. 经济研究导刊. 2006(05)
[9]珠江三角洲与其外围区域产业梯度比较及优化探讨[J]. 李松志,骆华松,武友德.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01)
[10]天津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J]. 王西琴,李芬. 地理研究. 2005(06)
本文编号:3040182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有关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1.3.2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1.3.3 相关研究成果简评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产权转移有关理论与蓝色经济区建设
2.1 产业转移的基本内涵
2.2 产业转移行为理论分析
2.2.1 产业转移主体的动机
2.2.2 产业转移的诱因
2.2.3 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
2.3 产业转移与蓝色经济区建设关系
2.4 产业转移的发展实践
2.4.1 亚太地区产业转移实践
2.4.2 国内区域产业转移实践
2.4.3 产业转移得失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东半岛产业转移状况分析
3.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3.2 企业迁移规模与基本形态
3.2.1 迁移规模与趋势
3.2.2 企业迁移基本形态
3.3 推动企业迁移的主要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东半岛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
4.1 产业转移对生态环境的双重效应
4.1.1 负效应分析
4.1.2 正效应分析
4.2 产业结构演变直接影响环境效应
4.3 山东半岛转移产业的类型识别
4.3.1 山东半岛污染密集型产业识别
4.3.2 山东半岛转移产业细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东半岛产业转移环境效应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的设定及变量解释
5.2 模型估计
5.3 对策与建议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微观视角研究——基于企业迁移的分析[J]. 张玉,江梦君. 中国集体经济. 2011(06)
[2]山东省污染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J]. 李斌,郭庆.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6)
[3]泛长三角产业转移与区域合作[J]. 左学金. 江淮论坛. 2010(01)
[4]国际产业转移中国环境可持续发展[J]. 王利军. 经济研究导刊. 2010(03)
[5]国际产业转移新特征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J]. 柏宝春,王晓艺.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09(08)
[6]山东半岛产业转移与结构优化路径探析[J]. 栾贵勤,刘文.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9(03)
[7]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的产业转移模式选择[J]. 肖美香. 商场现代化. 2007(23)
[8]珠三角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J]. 刘卓平,杨英. 经济研究导刊. 2006(05)
[9]珠江三角洲与其外围区域产业梯度比较及优化探讨[J]. 李松志,骆华松,武友德.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01)
[10]天津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J]. 王西琴,李芬. 地理研究. 2005(06)
本文编号:3040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040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