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韩产业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8 14:02
  中国和韩国是东北亚重要经济合作伙伴。中韩建交后,两国经贸合作发展及其迅速。目前两国已发展成为战略伙伴关系,双边贸易额增长迅速,结构不断优化。金融危机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加快。中日韩作为东北亚的重要国家,也已经开始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日韩自贸区研究工作已经完成,并确定将于2012年宣布进入谈判。研究中韩的产业竞争性和互补性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对有关自贸区的谈判和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韩贸易发展情况,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互补性指数研究两国的产业间竞争和互补性;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研究了产业内的互补性。研究发现:1.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竞争优势,韩国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有竞争优势,中韩互补性产业多于竞争性产业;2.中韩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产业内互补性也较强;3.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力增强,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减弱,中韩自贸区谈判难度较五年前、十年前加大;4.中韩产业竞争和互补主要由两国自然资源、劳动成本和科技水平差异、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和中国收入水平增加引起;5.长期中韩产业将由互补转向竞争,自贸区建立谈判难度增大,阻碍两国获得因合作... 

【文章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韩产业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004-2010年中韩出口中间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

出口贸易,比重


3.2.3 中韩贸易依赖度在此以中韩两国向对方出口占本国出口贸易的比重表示贸易依赖度,可以看出韩国对中国贸易依赖程度很高。2001 年,韩国对中国出口占本国出口比例仅为 14%,到 2010 年上升至 25%,为历史最高水平。中国对韩国出口比例相对平稳。到 2010 年,中国对韩国出口占出口比重为 0.043%。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的市场需求拉动了周边国家包括韩国的经济复苏。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对韩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多的国家。该报告认为如果中国从韩国的进口不能增长,即使是保持原状,韩国经济增长率也会减少一半4。学者们认为,产生韩国对中国出口依赖程度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持续较高,市场消费能力强,以及韩国在中国大量设立加工企业,采购韩国零部件和中间品是依赖度高的主要原因

趋势图,产业结构变化,中国工业,趋势


业对应的产品——74一般工业机械和设备和机器零件、75办公室机器和自动资料处仪器、76电信和录音及音响设备和仪器、77电动机械,仪器和用具及零件、79其运输设备、82家具,床上用品、87科学仪器等,在 2000 年后的竞争力都有所上升产业产值比重的上升,伴随着企业生产技术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提高或者产品的消费需的增加。根据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这些都是增强一国产品世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中国产业竞争力改变的重要因,也是中韩产业互补性形式改变的原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日韩三边关系与东北亚形势”学术研讨会综述[J]. 蔡亮.  国际展望. 2011(04)
[2]比较优势演化、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产业升级[J]. 郭炳南,黄太洋.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S2)
[3]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镜像”与“原像”的背离[J]. 袁欣.  经济学家. 2010(06)
[4]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J]. 徐朝阳,林毅夫.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3)
[5]论中韩FTA的可行性及其经济效应[J]. 魏巍.  预测. 2010(01)
[6]韩国农业发展和政策调整方向[J]. 强百发,黄天柱.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09(02)
[7]中国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升级的动态研究——来自全国及江苏省、广东省的证据[J]. 姚洋,张晔.  中国社会科学. 2008(02)
[8]中韩日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可行性及其经济效应[J]. 陈建安.  世界经济研究. 2007(01)
[9]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J]. 樊纲,关志雄,姚枝仲.  经济研究. 2006(08)
[10]中韩互相投资的现状及前景[J]. 王景明.  中国外资. 2005(09)



本文编号:3071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071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2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