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三次产业就业需求分析与预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9 02:58
影响就业的因素很多,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增长、科技、环境、资源等,然而其主要影响因素仍是经济增长,包括经济增长的结构和速度。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很多措施以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在经济总量和各种有效资源一定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对就业的促进拉动作用已经减小,经济结构才是决定劳动力就业规模的重要因素,对促进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经济结构的主要表现形式又是产业结构,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把握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研究三次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规律,并适时的运用经济政策对产业结构做出调整,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全社会的就业水平,促进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论文以成都为例,在研究分析国内外目前对就业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成都市就业结构、就业需求同三次产业及其细分产业相关关系的精确分析预测,提出促进就业的策略,并对类似地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借鉴和启示。主要研究内容有两方面:成都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现状及预测和成都市就业总量同三次产业及其细分产业的关联分析。在成都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现状及预测问题上,论文首先运用弹性分析、就业结构偏差分析等方法研究成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现状,在此基础上,...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1.2 有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关理论基础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性
1.6 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成都市三次产业就业现状
2.1 成都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总体特征
2.2 成都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纵向分析
2.2.1 弹性分析
2.2.2 就业结构偏差分析
2.3 成都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横向比较
2.3.1 与几个发达国家的比较
2.3.2 与各省市的比较
第3章 成都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预测研究
3.1 成分数据的预测建模方法
3.2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三次产值结构成分数据预测模型构建及预测
3.2.1 成都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成分数据预测模型构建及预测
3.2.2 成都市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成分数据预测模型构建及预测
3.3 预测结果分析
第4章 成都就业需求总量与三次产业的灰关联分析
4.1 灰色关联分析原理
4.2 实证分析
4.3 结果分析
第5章 对策建议
5.1 促进就业的对策建议
5.1.1 推进城乡一体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5.1.2 继续发展第二产业
5.1.3 加快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5.2 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过程中需注意问题
结论
论文的主要工作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东省三次产业就业需求结构分析与预测研究[J]. 李国锋,刘黎明,陈绪根.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9(03)
[2]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的实证分析——基于陕西的个案研究[J]. 王君萍. 经济经纬. 2009(04)
[3]我国就业弹性长期变动趋势分析[J]. 杨丽,赵富城.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4]安徽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J]. 邓利平.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9(01)
[5]房地产业与三次产业的灰关联分析[J]. 任木荣,苏国强,何晓春. 统计与决策. 2009(02)
[6]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 潘爱芹. 商场现代化. 2006(20)
[7]城镇劳动供求形势与趋势分析[J]. 张车伟,吴要武. 中国人口科学. 2005(05)
[8]三次产业与中国就业:增长趋势及国际比较[J]. 蒲艳萍,蒲勇健. 生产力研究. 2005(06)
[9]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增长影响及国际比较[J]. 蒲艳萍.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5(02)
[10]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J]. 喻桂华,张春煜. 当代经济科学. 2004(05)
硕士论文
[1]新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的实证分析[D]. 石枫.新疆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72128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1.2 有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关理论基础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性
1.6 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成都市三次产业就业现状
2.1 成都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总体特征
2.2 成都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纵向分析
2.2.1 弹性分析
2.2.2 就业结构偏差分析
2.3 成都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横向比较
2.3.1 与几个发达国家的比较
2.3.2 与各省市的比较
第3章 成都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预测研究
3.1 成分数据的预测建模方法
3.2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三次产值结构成分数据预测模型构建及预测
3.2.1 成都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成分数据预测模型构建及预测
3.2.2 成都市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成分数据预测模型构建及预测
3.3 预测结果分析
第4章 成都就业需求总量与三次产业的灰关联分析
4.1 灰色关联分析原理
4.2 实证分析
4.3 结果分析
第5章 对策建议
5.1 促进就业的对策建议
5.1.1 推进城乡一体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5.1.2 继续发展第二产业
5.1.3 加快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5.2 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过程中需注意问题
结论
论文的主要工作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东省三次产业就业需求结构分析与预测研究[J]. 李国锋,刘黎明,陈绪根.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9(03)
[2]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的实证分析——基于陕西的个案研究[J]. 王君萍. 经济经纬. 2009(04)
[3]我国就业弹性长期变动趋势分析[J]. 杨丽,赵富城.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4]安徽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J]. 邓利平.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9(01)
[5]房地产业与三次产业的灰关联分析[J]. 任木荣,苏国强,何晓春. 统计与决策. 2009(02)
[6]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 潘爱芹. 商场现代化. 2006(20)
[7]城镇劳动供求形势与趋势分析[J]. 张车伟,吴要武. 中国人口科学. 2005(05)
[8]三次产业与中国就业:增长趋势及国际比较[J]. 蒲艳萍,蒲勇健. 生产力研究. 2005(06)
[9]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增长影响及国际比较[J]. 蒲艳萍.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5(02)
[10]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J]. 喻桂华,张春煜. 当代经济科学. 2004(05)
硕士论文
[1]新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的实证分析[D]. 石枫.新疆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72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072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