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变局与中国应对——一种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08-07 09:56
本文试图借助公共产品"供给-需求"的分析框架,把握当前全球治理呈现的新问题与新特征、全球治理体系在各个层面经历的动态与变数、不同国家对全球各个层面公共产品的"供给—需求差异"以及这两种差异之间的互动匹配过程,进而探讨当前的全球治理变局与中国应对。在多边层面,全球贸易治理亟需改革和维护;在区域诸边层面,美国在其周边强化"大棒政策",新兴市场国家砥砺前行;在跨区域多边层面,发达经济体向心力日渐式微,新兴市场国家风雨兼程;就创新型合作平台G20而言,它作为全球经济治理核心平台的作用有待强化。面对新问题与新动态,中国需要认清形势,积极斡旋大国关系,借助区域合作缓解外部压力,推动"一带一路"创新跨区域合作治理,进而引领各国在"供给差异"与"需求差异"之间实现良性协调和匹配。
【文章来源】:国际经济评论.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8 页
【文章目录】:
全球治理新特点
(一)多边主义遭受冲击
(二)主导国退出加剧治理赤字
(三)大国博弈加剧全球治理供给矛盾
(四)全球治理改革亟需推进
全球治理体系动态
(一)全球多边
(二)区域治理
(三)跨区域多边治理
(四)G20与国际经济秩序
新时期参与引领全球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斡旋大国关系,弥合差异共谋秩序
(二)强化区域秩序,破解外部压力
(三)“一带一路”:区域与跨区域新尝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反思G20:系统性的危机,要求更系统性的回应[J]. 任琳. 世界知识. 2019(13)
[2]中美经贸摩擦、WTO改革与G20[J]. 苏庆义. 世界知识. 2019(13)
[3]“一带一路”:为改革全球治理体系提供平台和动力[J]. 任琳,冯维江,王碧珺,吴国鼎,王亚娟. 世界知识. 2019(09)
[4]“退出外交”与全球治理秩序——一种制度现实主义的分析[J]. 任琳. 国际政治科学. 2019(01)
[5]CPTPP的规则、影响及中国对策:基于和TPP对比的分析[J]. 白洁,苏庆义. 国际经济评论. 2019(01)
[6]谁制造了“全球治理之殇”[J]. 任琳. 世界知识. 2018(21)
[7]中美贸易战的回顾与展望[J]. 余永定. 新金融评论. 2018(03)
[8]全球经济治理、公共品与中国扩大开放[J]. 裴长洪. 经济研究. 2014(03)
[9]美国与新大国协调机制的构建:以七国集团为视角[J]. 王磊,郑先武. 当代亚太. 2012(02)
本文编号:3327585
【文章来源】:国际经济评论.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8 页
【文章目录】:
全球治理新特点
(一)多边主义遭受冲击
(二)主导国退出加剧治理赤字
(三)大国博弈加剧全球治理供给矛盾
(四)全球治理改革亟需推进
全球治理体系动态
(一)全球多边
(二)区域治理
(三)跨区域多边治理
(四)G20与国际经济秩序
新时期参与引领全球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斡旋大国关系,弥合差异共谋秩序
(二)强化区域秩序,破解外部压力
(三)“一带一路”:区域与跨区域新尝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反思G20:系统性的危机,要求更系统性的回应[J]. 任琳. 世界知识. 2019(13)
[2]中美经贸摩擦、WTO改革与G20[J]. 苏庆义. 世界知识. 2019(13)
[3]“一带一路”:为改革全球治理体系提供平台和动力[J]. 任琳,冯维江,王碧珺,吴国鼎,王亚娟. 世界知识. 2019(09)
[4]“退出外交”与全球治理秩序——一种制度现实主义的分析[J]. 任琳. 国际政治科学. 2019(01)
[5]CPTPP的规则、影响及中国对策:基于和TPP对比的分析[J]. 白洁,苏庆义. 国际经济评论. 2019(01)
[6]谁制造了“全球治理之殇”[J]. 任琳. 世界知识. 2018(21)
[7]中美贸易战的回顾与展望[J]. 余永定. 新金融评论. 2018(03)
[8]全球经济治理、公共品与中国扩大开放[J]. 裴长洪. 经济研究. 2014(03)
[9]美国与新大国协调机制的构建:以七国集团为视角[J]. 王磊,郑先武. 当代亚太. 2012(02)
本文编号:3327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327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