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如奇村达斡尔族生产经济变迁
本文关键词:库如奇村达斡尔族生产经济变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间,在我国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政策变革,以及外部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生了重大变迁。达斡尔族经济也经历了同样的变迁历程。在60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达斡尔族的生产经济发生了变迁,与此同时生产活动、生活方式及民族文化也相应有了很大变迁。库如奇村位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西北部,库如奇村是库如奇乡的一个行政村,是个达斡尔族聚居的村落。库如奇村有570户,1300人,其中90%是达斡尔族,本文以库如奇村为个案,用民族学、经济人类学的视角调查研究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库如奇村达斡尔族经济变迁。论文阐述了在我国社会变迁、市场经济影响下库如奇村达斡尔族如何从传统的包括农业、牧业、放木排业、大轱辘车制造业、猎业、采集业等多种经营经济转变为单一农业经济的变化及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访问调查、参与观察等民族学、经济人类学方法调查研究库如奇村达斡尔族新中国成立至今几十年来的经济变迁历程。描述和剖析这60多年间的库如奇村达斡尔族的经济变迁状况及对传统文化、日常生活的影响。笔者对库如奇村达斡尔族经济进行了专题研究,因为库如奇村在达斡尔族村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于变迁研究提供了实际的个案,有助于实际工作者的深入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达斡尔族经济变迁、发展研究的不足与空白。本文由绪论、正文与结语三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目的、选题意义、相关研究、调查方法和调查地点概况。正文部分第一章,生产队时期的库如奇村达斡尔族经济状况。论述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生产队时期库如奇村达斡尔族生产经济状况。主要论述当时牧业、猎业、木排业、大轱辘车制造业、农业等方面的经济情况。第二章,改革开放以来的库如奇村达斡尔族经济变迁。论述了改革开放之后至今三十多年间库如奇村达斡尔族生产经济逐渐变迁的过程。第三章,经济变迁对达斡尔族农民生活及民族文化的影响。论述了库如奇村达斡尔族生产经济变迁对该村达斡尔族的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影响。从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当地人的心理变化等方面描述了其生活、民俗变迁。
【关键词】:库如奇村 达斡尔族 经济变迁 传统生产经济 市场经济 农业机械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5;F12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6
- 一、选题意义10
- 二、相关研究10-12
- 三、研究方法12-13
- 四、库如奇村概述13-16
- 第一章 生产队时期库如奇村达斡尔族经济状况16-28
- 第一节 库如奇村达斡尔族传统经济16-19
- 第二节 库如奇生产队的建立19-20
- 第三节 库如奇村生产队时期的农牧业状况20-22
- 一、农业状况20-21
- 二、牧业状况21-22
- 第四节 库如奇村生产队时期的副业22-25
- 一、放木排业22-23
- 二、大轱辘车制造业23-24
- 三、猎业24-25
- 第五节 库如奇村生产队时期的家庭产业25-27
- 一、园田业25-26
- 二、采集业26-27
- 第六节 供销社在经济发展的作用27-28
- 小结28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库如奇村达斡尔族经济变迁28-43
- 第一节 土地承包到户初期(1978年至1989年)29-32
- 一、农业变迁29-31
- 二、牧业变迁31
- 三、其他产业变迁31-32
- 第二节 农业机械的初步使用时期(1990年至2003年)32-35
- 一、农业变迁33-34
- 二、牧业变迁34
- 三、商品交易变迁34-35
- 第三节 农业机械的全面使用时期(2004年至2014年)35-43
- 一、农业机械的全面使用时期的主要特征35-37
- 二、农业变迁37-39
- 三、牧业变迁39-40
- 四、其他产业的变迁40-43
- 小结43
- 第三章 经济变迁对达斡尔族农民生活及民族文化的影响43-59
- 第一节 日常生活习俗的变迁44-51
- 一、饮食生活的变迁44-47
- 二、服饰习俗的变迁47-49
- 三、住房变迁49-51
- 四、交通工具的变迁51
- 第二节 民间信仰变迁51-55
- 一、传统信仰的变迁52-55
- 二、外来信仰文化的影响55
- 第三节 库如奇村达斡尔人的经济观念的变化55-59
- 一、对市场的依赖性加大56
- 二、出现破坏生态开地的现象56-57
- 三、出现了在人际交往中看重钱的现象57-59
- 结语59-61
- 参考文献61-63
- 致谢6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代吉;;人类学研究方法在艺术研究中的运用——以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加热村觉木龙藏戏调查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徐东海;吕暮瑾;;基于需求层次提升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变化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3 彭瑛;;安顺鲍屯人的生态文化观[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肖占君;;教育科研中人类学思维的艺术运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6期
5 冯跃;;人性与人格的人类学分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马辉;罗紫元;余舒;;黔西北彝区当下人文考察研究——田野中的黔西北彝族文化[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韦晓康;赵志忠;;陀螺传统体育项目文化及其特征——以云南景谷县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8 白靖毅;;浅议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中的继承与发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傅金洁;;从生态人类学角度看宫崎骏的动画《风之谷》[J];才智;2011年16期
10 谢丽萍;;文化相对论“合理内核”与和谐世界理念的互释[J];长白学刊;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程郁儒;民族文化传媒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马京;云南兴蒙蒙古族婚姻家庭的变迁[D];云南大学;2010年
6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7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盘旋;人类学视阈下的电视纪录片创作[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周小艺;兴盛、衰落与重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李宏岩;在乡土与高雅碰撞中再生[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美术;生计转型视角下的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吴婷婷;禾中之鱼[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陈巧岚;参与式发展:程阳桥景区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兰春;南丹白裤瑶拉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黄兰;不交易的“交易者”:广西隆安县南圩镇亥日的牛中[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马立峰;民族乡镇的贫困与反贫困探析[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阿依古力·依明;哈萨克斯坦民族政策现状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苏地曼.阿宝财;和田玉的商业化[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马小平;人类学视野下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库如奇村达斡尔族生产经济变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34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