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生态系统构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群落互动演化视角
发布时间:2021-08-31 08:57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着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文章基于中国产业发展的现实情景,运用Lotka-Volterra模型,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群落的互动演化过程进行情景推演,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群落的竞争替代或互补共生关系,受各自价值、不可替代性、竞争力和创造效益大小的影响;开放式的资源获取,有利于维持群落间互补共生关系的稳定;动态环境下相互间竞争强度的降低,可使产业群落在经过动态转换后依旧保持最佳的互补共生关系。依据上述结果,从指导思想和保障机制双视角切入,提出以产业群落的互补共生、协同发展为原则,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服务链相融合的产业生态体系的构建思路;并从制度机制、产业体系、创新系统、资金获取等方面建立产业生态系统的保障体系,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当代经济管理. 2020,42(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产业群落三阶段演化曲线
图2(a)和(b)两种情况表明,在区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顺应发展环境要求、符合经济增长需要的产业群落,所拥有的数量占整个产业生态系统环境容纳总量的比例更大,并且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最终导致其它产业群落的转型甚至是退出。图2(c)显示,伴随时间的推移,从OC分界线左边出发的任何一点最终都会趋向B点,即传统产业群落,产业群落的容纳量为P2,这种情况基本发生在地区产业生态系统构建的初期、高新技术产业介入之前或者刚刚介入时;而从OC分界线右边出发的任何一点最终都会趋向A点,即高新技术产业群落,容纳量为P1。这时整个产业生态系统内部群落之间的演变轨迹是不确定的,只有明确扶持对象,厘清发展的主次点和方向,才能确定演化趋势趋向哪种产业群落。
可以看出,首先,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群落相互间竞争强度增幅的不同,高新技术产业群落伴随发展优势,竞争力的迅速增强对传统产业形成较大竞争强度,产业群落数量的增长幅度处于上升态势,并在第四期达到顶点。传统产业群落增长幅度在减少,在第五期增长幅度为零。说明一般情况下自身价值、不可替代性、竞争力等内在因素在群落关系演化中有重要作用。其次,为验证资源充足性有利于缓解产业群落间竞争程度,维持协同共生关系的稳定,当增加传统产业群落固定的环境容纳量M2到200,代表资源数量的增加,这时传统产业群落在第四期增长幅度达到顶点,随后出现拐点,与高新技术产业群落演化轨迹一致,两者之间排斥度降低,说明充足的资源有利于维持群落间互补共生的演化关系。再者,在传统产业群落数量出现负增长时,如果高新技术产业群落继续对其加大竞争强度,高新技术产业群落的发展也呈现下降的态势,说明过度竞争不利于产业群落的发展,进而不利于维持协同共生的关系。特别是在动态环境下,降低产业群落间相互竞争强度是科学构建产业生态系统的必然选择。(六)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解、把握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J]. 高培勇. 经济学动态. 2019(08)
[2]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J]. 张军扩,侯永志,刘培林,何建武,卓贤. 管理世界. 2019(07)
[3]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及趋向[J]. 王永昌,尹江燕. 浙江学刊. 2019(01)
[4]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J]. 魏敏,李书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11)
[5]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J]. 黄速建,肖红军,王欣. 中国工业经济. 2018(10)
[6]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J]. 任保平,文丰安. 改革. 2018(04)
[7]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评判体系的构建及其转型路径[J]. 任保平,李禹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8]京津冀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评价[J]. 孙丽文,李跃.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04)
[9]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生态位演化[J]. 陈瑜,谢富纪,张以彬. 科技管理研究. 2016(23)
[10]企业内部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关系研究——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J]. 胡军燕,饶志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24)
本文编号:3374608
【文章来源】:当代经济管理. 2020,42(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产业群落三阶段演化曲线
图2(a)和(b)两种情况表明,在区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顺应发展环境要求、符合经济增长需要的产业群落,所拥有的数量占整个产业生态系统环境容纳总量的比例更大,并且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最终导致其它产业群落的转型甚至是退出。图2(c)显示,伴随时间的推移,从OC分界线左边出发的任何一点最终都会趋向B点,即传统产业群落,产业群落的容纳量为P2,这种情况基本发生在地区产业生态系统构建的初期、高新技术产业介入之前或者刚刚介入时;而从OC分界线右边出发的任何一点最终都会趋向A点,即高新技术产业群落,容纳量为P1。这时整个产业生态系统内部群落之间的演变轨迹是不确定的,只有明确扶持对象,厘清发展的主次点和方向,才能确定演化趋势趋向哪种产业群落。
可以看出,首先,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群落相互间竞争强度增幅的不同,高新技术产业群落伴随发展优势,竞争力的迅速增强对传统产业形成较大竞争强度,产业群落数量的增长幅度处于上升态势,并在第四期达到顶点。传统产业群落增长幅度在减少,在第五期增长幅度为零。说明一般情况下自身价值、不可替代性、竞争力等内在因素在群落关系演化中有重要作用。其次,为验证资源充足性有利于缓解产业群落间竞争程度,维持协同共生关系的稳定,当增加传统产业群落固定的环境容纳量M2到200,代表资源数量的增加,这时传统产业群落在第四期增长幅度达到顶点,随后出现拐点,与高新技术产业群落演化轨迹一致,两者之间排斥度降低,说明充足的资源有利于维持群落间互补共生的演化关系。再者,在传统产业群落数量出现负增长时,如果高新技术产业群落继续对其加大竞争强度,高新技术产业群落的发展也呈现下降的态势,说明过度竞争不利于产业群落的发展,进而不利于维持协同共生的关系。特别是在动态环境下,降低产业群落间相互竞争强度是科学构建产业生态系统的必然选择。(六)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解、把握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J]. 高培勇. 经济学动态. 2019(08)
[2]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J]. 张军扩,侯永志,刘培林,何建武,卓贤. 管理世界. 2019(07)
[3]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及趋向[J]. 王永昌,尹江燕. 浙江学刊. 2019(01)
[4]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J]. 魏敏,李书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11)
[5]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J]. 黄速建,肖红军,王欣. 中国工业经济. 2018(10)
[6]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J]. 任保平,文丰安. 改革. 2018(04)
[7]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评判体系的构建及其转型路径[J]. 任保平,李禹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8]京津冀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评价[J]. 孙丽文,李跃.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04)
[9]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生态位演化[J]. 陈瑜,谢富纪,张以彬. 科技管理研究. 2016(23)
[10]企业内部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关系研究——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J]. 胡军燕,饶志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24)
本文编号:3374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37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