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9-09 11:47
国际资本流动是一种经济现象,它的运行规律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它的流向已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随着国际资本流动自由化的深入,不确定性的不断增强,各国经济安全正面着临严峻挑战。由于我国资本帐户的逐步开放,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正逐渐与世界经济接轨,这将使我国经济与金融也存在更大的风险,如何有效利用国际资本,化解风险,避免危机产生,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基础上,考察中国目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状况,着重分析其对国家经济安全构成的威胁,进而提出了趋利避害的对策和思路。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包括本文选题的背景、意义、相关文献综述、本文的结构安排。第二部分通过从国际资本流动的相关概念入手,综合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分类及特点,并着重研究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际资本流动呈现出的不同的变化和特点。第三部分从国际视角出发以发展中国家经济边缘化、宏观政策独立性等角度分析了国际资本非均衡流动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第四部分,分析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及对我国经济安全的相关影响。通过对我国目前国际资本流动现状的考察,有侧重点的实证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第五部分,在理...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的文献综述
1.2.3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分析
2.1 国际资本流动内涵
2.2 国际资本流动分类与特点
2.3 国际资本流动的阶段特征
2.3.1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
2.3.2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2.3.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2.3.4 20 世纪90 年代后的新变化
第3章 国际资本非均衡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影响
3.1 资本霸权使得发展中国家经济边缘化
3.1.1 金融霸权
3.1.2 霸权资本使发展中国家经济边缘化
3.1.3 霸权主义使国际金融体系功能缺失
3.2 国际资本非均衡流动对各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3.2.1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独立性
3.2.2 基于流量理论的货币模型
3.2.3 基于存量理论的资产组合选择模型
第4章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及潜在风险分析
4.1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
4.1.1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状况
4.1.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4.1.3 我国外债状况
4.1.4 证券投资的状况
4.2 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实证分析
4.2.1 研究方法
4.2.2 指标选择与模型构建
4.2.3 数据分析
4.2.4 实证结论
4.3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分析
4.3.1 资本流入推动国内通货膨胀的机制
4.3.2 国际资本流动对资产价格的冲击
4.3.3 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央银行的调控困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有效控制资本流动风险的政策建议
5.1 划分国际资本,实施分类管理
5.2 完善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和风险预警体系
5.2.1 构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
5.2.2 完善风险预警体系
5.3 配套制度改革和辅助政策
5.3.1 利率市场化
5.3.2 推行汇率制度改革
5.3.3 灵活选择各种冲销工具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短期流动资本运动轨迹探析[J]. 尹晓波. 理论探讨. 2010(02)
[2]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J]. 陈景新,魏园. 特区经济. 2010(01)
[3]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流动途径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崔萌,陈烨,夏广军. 海南金融. 2009(10)
[4]拿什么拯救金融危机——对本轮危机下构建国际金融新体系的思考[J]. 金言. 中国城市金融. 2009(01)
[5]直接投资开放对实际汇率、国内经济产出波动的影响[J]. 李巍,张志超. 管理世界. 2008(06)
[6]国际资本流动风险及有效监管[J]. 史锦华,谢运,管莉莉. 财经科学. 2008(03)
[7]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体系设计[J]. 赵蓓文. 上海金融. 2007(05)
[8]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从动员性扩张向市场配置的转变[J].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张磊,王宏淼. 经济研究. 2007(04)
[9]全球经济失衡存续性与调整的困难[J]. 李素琴. 现代经济探讨. 2007(04)
[10]当前我国资本大规模流入问题及对策[J]. 吕江林,杨玉凤. 当代财经. 2007(02)
本文编号:3392037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的文献综述
1.2.3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分析
2.1 国际资本流动内涵
2.2 国际资本流动分类与特点
2.3 国际资本流动的阶段特征
2.3.1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
2.3.2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2.3.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2.3.4 20 世纪90 年代后的新变化
第3章 国际资本非均衡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影响
3.1 资本霸权使得发展中国家经济边缘化
3.1.1 金融霸权
3.1.2 霸权资本使发展中国家经济边缘化
3.1.3 霸权主义使国际金融体系功能缺失
3.2 国际资本非均衡流动对各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3.2.1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独立性
3.2.2 基于流量理论的货币模型
3.2.3 基于存量理论的资产组合选择模型
第4章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及潜在风险分析
4.1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
4.1.1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状况
4.1.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4.1.3 我国外债状况
4.1.4 证券投资的状况
4.2 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实证分析
4.2.1 研究方法
4.2.2 指标选择与模型构建
4.2.3 数据分析
4.2.4 实证结论
4.3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分析
4.3.1 资本流入推动国内通货膨胀的机制
4.3.2 国际资本流动对资产价格的冲击
4.3.3 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央银行的调控困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有效控制资本流动风险的政策建议
5.1 划分国际资本,实施分类管理
5.2 完善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和风险预警体系
5.2.1 构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
5.2.2 完善风险预警体系
5.3 配套制度改革和辅助政策
5.3.1 利率市场化
5.3.2 推行汇率制度改革
5.3.3 灵活选择各种冲销工具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短期流动资本运动轨迹探析[J]. 尹晓波. 理论探讨. 2010(02)
[2]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J]. 陈景新,魏园. 特区经济. 2010(01)
[3]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流动途径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崔萌,陈烨,夏广军. 海南金融. 2009(10)
[4]拿什么拯救金融危机——对本轮危机下构建国际金融新体系的思考[J]. 金言. 中国城市金融. 2009(01)
[5]直接投资开放对实际汇率、国内经济产出波动的影响[J]. 李巍,张志超. 管理世界. 2008(06)
[6]国际资本流动风险及有效监管[J]. 史锦华,谢运,管莉莉. 财经科学. 2008(03)
[7]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体系设计[J]. 赵蓓文. 上海金融. 2007(05)
[8]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从动员性扩张向市场配置的转变[J].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张磊,王宏淼. 经济研究. 2007(04)
[9]全球经济失衡存续性与调整的困难[J]. 李素琴. 现代经济探讨. 2007(04)
[10]当前我国资本大规模流入问题及对策[J]. 吕江林,杨玉凤. 当代财经. 2007(02)
本文编号:3392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392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