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前瞻

发布时间:2021-10-19 05:20
  当前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中国应当继续夯实成果,制定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激发中国经济的内在活力,释放中长期增长潜力。针对高收入人群和中等收入人群,我们应当看到他们在医疗、教育、汽车、住房等诸多领域有着大量需求尚未被满足,而这些需求不同于一般产品,是复杂需求,具有较强的外部性。释放出这些人在小康社会中向往美好生活的各类需求,需要更加积极地培育市场,加快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程度。针对低收入人群,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应该用三个五年规划,再帮助4亿人口从较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人群,打赢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攻坚战。我们预测这一计划将能每年至少拉动0.7~0.75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将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期动力。 

【文章来源】:改革.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5 页

【部分图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前瞻


0 PPI环比增速(%)

社会消费,总额,汽车


汽车市场销量增速持续下降,拖累了总体消费。2019年1—11月,限额以上企业汽车类销售总额同比增速出现连续11个月负增长。从累计同比看,累计同比增速为-9.1%,相较于2018年1—11月的累计同比增速-1.6%,下滑了7.5个百分点。可见,从2018年末开始的汽车消费下降的态势依然没有改变。汽车消费在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达到10%以上,汽车消费下降使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降约0.8个百分点。当下处于“国五”排放标准与“国六”排放标准交替之际,汽车消费者多持币观望,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致了汽车销售市场的疲软。从地区分布来看,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汽车作为必需品,保有量仍在不断上升。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汽车保有量已经较高,高收入群体购车量受到政策限制。三四线城市居民收入尚无法充分满足购车需求,其汽车消费能力尚未完全释放。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放缓,且低于同期GDP增速(见图2)。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速为5.4%,延续了近几年来的下滑趋势,且低于同期GDP增速。中国社会总体消费趋势性下滑的态势,与同期GDP增速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下滑趋势保持同步。由此可见,可支配收入增速的放缓是限制消费潜力释放的一个关键制约因素。若中等收入人群在未来几年持续壮大,则可有效支撑中国社会消费的企稳回升。图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GDP累计同比增速(%)

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同比,最终消费率


图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从消费结构来看,中国现有的消费结构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显著差异。例如,相较于美国、德国,中国GDP构成中消费率偏低。1978—2016年,美国的最终消费率一直维持在80%以上,逐年小幅度增长;德国的最终消费率从1991年开始就稳定地维持在75%左右,逐年小幅波动;而中国的最终消费率仅徘徊在50%至65%之间,且改革开放以来最终消费率总体趋势在下滑,近十年来更是下滑到最低点。从绝对数值来来看,中国现有的最终消费率低于主要发达国家。从国内消费结构来看,中国政府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远高于主要发达国家。美国、德国的政府消费占比均为20%左右,而中国该比例高达30%多。从私人消费结构来看,中国私人消费中服务消费占比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例如中国私人消费中服务和货物各占50%,而美国服务消费占私人消费的70%。可见,中国需求潜能尚未完全激发,消费结构还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9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其未来展望[J].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宏观预测课题组,李稻葵.  改革. 2019(08)
[2]经济全球化逆流:挑战与应对[J]. 李稻葵,胡思佳,石锦建.  经济学动态. 2017(04)



本文编号:3444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444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a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