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东北三省再生资源产业化水平差异研究 ——基于区位熵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1-10-19 14:40
  “资源紧缺”、“大量废弃物无法处置”是中国现在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中国需要用占世界不多的资源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全国668座城市中,除县级市外,2/3的大中城市都陷入生活垃圾的包围中,而我国历年堆积的垃圾总量已达到70亿吨。而工业化带来的大发展使得自然资源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矛盾更加激化。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认识的提高,大家已经普遍接受“垃圾是错放的资源”的说法。再生资源产业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手段,是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随着再生资源的产业化发展,国内外针对再生资源产业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内容上也越来越丰富,目前主要集中在对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问题、对再生资源产业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对再生资源产业的体系和运作机制以及对再生资源产业的国际经验等几个方向的研究。但是从整体上来说,题目中含有“再生资源产业”、“资源再生产业”及“静脉产业”的名词的研究并不多。为了弥补再生资源产业化水平在定量分析研究上的不足,丰富对产业化水平的研究,本文选用在再生资源产业上具有“再生资源”比较优势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实证研究,具体选用全国以及东北三省2004-2010年的再生资源产业经济指标数据...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及不足
2 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再生资源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2.1.2 产业的概念界定理论
        2.1.3 再生资源产业的概念界定
    2.2 再生资源产业文献综述
        2.2.1 再生资源产业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 再生资源产业研究评价
3 东北三省再生资源产业化水平差异分析
    3.1 再生资源产业化水平差异的研究方法选择
        3.1.1 产业化水平差异的研究方法及比较
        3.1.2 再生资源产业化水平差异的区位熵方法
    3.2 东北三省再生资源产业化水平差异分析
        3.2.1 指标解释及数据来源
        3.2.2 东北三省再生资源产业的区位熵
        3.2.3 东北三省再生资源产业区位熵分析
    3.3 小结
4 东北三省再生资源产业化水平差异的相关因素分析
    4.1 政策法规因素分析
        4.1.1 再生资源产业的政策、法规现状
        4.1.2 再生资源产业政策法规的影响及不足
    4.2 经济建设因素分析
        4.2.1 国内生产总值促进了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
        4.2.2 经济结构升级进一步促进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
        4.2.3 信息化建设深化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
    4.3 科技研发因素分析
        4.3.1 技术研发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4.3.2 再生资源产业的技术现状及问题分析
    4.4 循环经济建设因素分析
    4.5 公众参与因素分析
5 促进东北三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对策
    5.1 完善政府制度体系
    5.2 完善财税激励政策
    5.3 完善投资融资扶持政策
    5.4 完善科技和价格政策
    5.5 继续完善支持示范试点和园区建设政策
    5.6 建立完善的数据报告和信息服务体系的政策
    5.7 健全和完善管理政策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再生资源产业聚集度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J]. 李健,唐燕,张吉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05)
[2]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经营现状及政策建议[J]. Danyang Recycl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1(12)
[3]充满生机、前景广阔的再生资源产业[J]. 李祝平,欧阳培.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1(12)
[4]园区化已经成为再生资源行业集约化发展的主要形态 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园区)发展现状与趋势[J]. 刘强,张艳会.  资源再生. 2011(12)
[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再生资源管理信息平台研究[J]. 李祥.  现代情报. 2011(12)
[6]循环经济背景下我国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J]. 王文铭,彭丽娟,李征.  生态经济. 2011(10)
[7]利用物联网打造再生资源社会回收平台[J]. 冯琍萍,袁丹,刘芳.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1(09)
[8]广州垃圾分类VS日本垃圾分类[J]. 惠风和畅.  环境. 2011(06)
[9]产业的信息化与产业信息主义[J]. 肖峰.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10]日本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简介[J]. 杨敬增.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1(04)

硕士论文
[1]广西桂林市县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D]. 秦毓军.广西师范学院 2012
[2]汩罗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研究[D]. 唐珍妮.湖南师范大学 2009
[3]我国静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张国宴.河北大学 2009
[4]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体系研究[D]. 王娟.中南大学 2008
[5]海淀区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体系建设对策研究[D]. 崔常男.中国政法大学 2008
[6]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 张香萍.重庆大学 2005
[7]我国再生资源利用管理的法律规制研究[D]. 秦鹏.重庆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45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445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2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