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舒城县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7 16:13

  本文关键词:舒城县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最重要的经济任务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15年刚好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正处在深度调整中,这过程伴随着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大量的产业在不同地区间转移,对于欠发达地区迎来改变产业结构、促成产业集聚、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机。县域地区是我国农村和城市的中间地带,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经济单元,它的发展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建设至关重要,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首先能促进县域及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其次,能为城市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和配套作用,为城市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供助力。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背景下,正确选择县域主导产业,将使得当地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承接产业转移更具方向性,对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在回顾县域经济及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根据县域经济的一般特点及县域主导产业的影响因素,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框架下,确定了舒城县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并在传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上,引入了具有动态性特点的偏离-份额基准,构建了舒城县主导产业选择指标。然后,通过舒城县经济发展数据,描述了舒城县目前经济发展现状、产业承接现状和承接来源,并对舒城县目前制造业发展现状做了简要评述。其次,以合肥为参照区域,运用偏离-份额(SSM)分析法初步分析了舒城县的产业基础、产业结构等情况,并得到了份额偏离基准的三个数量指标。最后通过因子分析结果与定性分析结合选择出了舒城县的四大主导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童车童床业、羽毛羽绒及其制品业。而舒城县政府选出的四个主导产业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童车童床业、汽车制造业和羽毛羽绒及其制品业。对政府选定的主导产业与本文理论分析得到的结果差异和原因,从选择角度、数据指标的选择、行业特性的理解三个方面,给予了解释。最后,根据舒城县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和实际情况,先从宏观上给出了针对重点产业进一步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提高和改善软硬件基础服务环境;最后根据确定的主导产业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微观上给予每一个主导产业较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主导产业 县域经济 舒城县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1
  • 1.2.1 理论层面11
  • 1.2.2 实践层面11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4
  • 1.3.1 县域经济研究综述11-13
  • 1.3.2 主导产业研究综述13-14
  • 1.3.3 县域主导产业研究现状评述14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结构框架14-16
  • 1.4.1 研究内容14-15
  • 1.4.2 研究方法15-16
  • 1.4.3 文章结构框架16
  • 1.5 创新与不足16-18
  • 第2章 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基础18-29
  • 2.1 概念界定18-19
  • 2.1.1 县域经济18
  • 2.1.2 县域主导产业18-19
  • 2.2 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因素19-21
  • 2.2.1 资源状况19-20
  • 2.2.2 现有产业状况20
  • 2.2.3 区域科技水平20
  • 2.2.4 经济政策20
  • 2.2.5 邻近县市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20-21
  • 2.2.6 市场需求状况21
  • 2.3 县域主导产业选择原则和基准21-25
  • 2.3.1 选择原则21-22
  • 2.3.2 选择基准22-25
  • 2.4 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评价体系25-27
  • 2.4.1 构建原则25
  • 2.4.2 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25-27
  • 2.5 县域主导产业选择评价方法评析27-29
  • 2.5.1 偏离-份额分析法27
  • 2.5.2 因子分析法27-29
  • 第3章 舒城县经济发展现状概述29-35
  • 3.1 舒城县国民经济发展概况29-31
  • 3.1.1 经济总量攀升,增速较快29
  • 3.1.2 人均GDP持续增长29-30
  • 3.1.3 三次产业发展现状30-31
  • 3.1.4 优势产业状况31
  • 3.2 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及来源分析31-33
  • 3.3 舒城县经济发展现状评述33-35
  • 第4章 舒城县主导产业选择实证分析35-53
  • 4.1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SSM)的舒城县产业环境分析35-39
  • 4.1.1 偏离-份额分析法(SSM)的计算过程35-37
  • 4.1.2 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分析结果37-39
  • 4.2 可选主导产业实证分析39-45
  • 4.2.1 样本的确定39
  • 4.2.2 数据收集与整理39-41
  • 4.2.3 综合分析41-45
  • 4.3 备选主导产业的优劣分析与理论选择结果45-50
  • 4.3.1 农副食品加工业45-46
  • 4.3.2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46-47
  • 4.3.3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47-48
  • 4.3.4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48
  • 4.3.5 纺织服装、服饰业48-49
  • 4.3.6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49-50
  • 4.4 政府选择主导产业与本文理论分析结果的差异及原因分析50-53
  • 4.4.1 选择角度不同50
  • 4.4.2 相关评价指标的选择上存在差异50-52
  • 4.4.3 对行业特性的理解不同52-53
  • 第5章 舒城县主导产业发展建议53-58
  • 5.1 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集群53
  • 5.2 完善硬件基础设施,营造良好投资环境53-54
  • 5.3 完善软件基础服务,打造方便快捷高效舒城54-55
  • 5.4 关于具体行业的若干建议55-58
  • 5.4.1 农副食品加工业55-56
  • 5.4.2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56
  • 5.4.3 童车童床业56
  • 5.4.4 羽毛羽绒及其制品业56-58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8-60
  • 6.1 结论58
  • 6.2 展望58-60
  • 参考文献60-64
  • 致谢64-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会清;王剑;;企业规模、市场能力与FDI地区聚集——来自企业层面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1年01期

2 王传民;;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向下的县域产业结构调整[J];管理现代化;2006年04期

3 桑瑞聪;刘志彪;王亮亮;;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上市公司为例[J];财经研究;2013年05期

4 李飞;;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J];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5 李小三,徐鸣;关于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6 梅小安 ,喻金田;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评价及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07期

7 杨小川;;县域经济问题研究述评[J];南方农村;2005年06期

8 赵亮;王正斌;;县域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选择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任秀燕;管卫华;;基于SSM的县域经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阜宁县为例[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刘宗普;江三良;;拉力视角的苏浙沪皖产业转移与承接分析[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涂玉龙;怀宁县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舒城县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0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50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b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