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江苏产业发展、创新研发与人才培养空间协调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9 16:42
  作为逐步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的省份,江苏整合产业发展、企业研发和人才培养的协调程度非常必要。但江苏各市产业发展、企业研发、人才培养的耦合发展存在不同类型,南京人才培养有明显优势,苏州与常州有更好的企业研发投入,更多城市则是侧重产业发展。有必要在城市合作基础上优化江苏产业发展、企业研发与人才培养空间协调水平。 

【文章来源】:轻工科技. 2020,36(09)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江苏产业发展、创新研发与人才培养空间协调研究


江苏13市生产、研发与人才培养区位熵

人才,江苏,空间,情况


如图2所示,就江苏各市生产、创新研发与人才培养空间耦合关系而言,创新研发基本内置于生产之中,也就是创新研发更大程度倾向于产业导向,同时偏向苏南地区创新研发与生产空间耦合情况良好。而人才培养聚集程度与生产和创新研发有相当程度的空间偏移,只有全省统筹才能更好服务于产品研发活动和工业生产。总体情况是,苏北地区创新研发更滞后于生产发展;南京以外各市人才培养滞后于创新研发与工业生产。从全省13市生产、创新研发和人才培养而言,各市难以实现独立均衡发展,需要通过人才流动使人才培养耦合于企业研发活动;推动技术溢出耦合于生产发展。如果江苏产业发展、创新研发、人才培养空间融合受到制约,会严重影响江苏未来创新驱动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才链与产业链的动态耦合分析——基于高等教育视角[J]. 马莉,郭春荣,干秋燕,赵思晴,陈俊.  对外经贸. 2016(06)
[2]创新环境因素对区域创新效率影响的空间计量研究[J]. 王鹏,曾坤.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5(02)
[3]创新链与产业链结合的有效组织方式——以大科学工程为例[J]. 邢超.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10)



本文编号:3505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505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e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