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创新型经济体系建设的湾区经验与启示

发布时间:2022-01-25 13:15
  本文通过分析东京湾区、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三大世界湾区发展趋势,提出湾区经济从港口型经济、工业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到创新型经济的四阶段演进规律,并将世界三大湾区创新型经济体系的构成要素归纳为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创新、区域协同创新等六个方面。对标世界三大湾区,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型经济体系存在六大短板,对此,深入剖析世界三大湾区构建创新型经济体系的基本经验,并提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型经济体系建设的六大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论坛.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创新型经济体系建设的湾区经验与启示


世界三大湾区经济形态演变规律

转化机制,人才,硅谷,国际


世界三大湾区无一不是世界级的创新人才高地,通过广揽国际优秀人才,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形成全球化的创新网络。世界三大湾区均建立了成熟的人才引进制度,出台技术移民、居留优待、科研支持、提高待遇水平、给予特殊优惠等政策[12]。另一方面,扩大招收留学生并留用优秀留学生,通过提供留学名额、奖学金、延长实习期等方式,吸引优秀青年人才。如美国在2012年通过 “STEM就业法”,为在美国取得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博士及硕士学位的外国毕业生建立新的绿卡计划。通过各种制度、环境优势,三大湾区最终形成了强大的人才吸引力,聚集了一批国际高端人才。例如,旧金山湾区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万名科技人才,仅在硅谷,就有将近1/4的诺奖获得者。此外,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技术移民者进一步链接其母国人才资源,硅谷等世界知名人才集聚区的国际人才比例都超过了50%,多元文化的国际人才,造就了硅谷不可复制的人才优势。(5)打造国际化的创新网络是湾区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才环境感知对海外高层次人才流动意愿的影响实证——以广东省为例[J]. 陈杰,刘佐菁,陈敏,叶小刚.  科技管理研究. 2018(01)
[2]理解中国的创新和创新经济[J]. 张车伟.  中国人口科学. 2017(06)
[3]创新型经济的系统路径理论及广东发展策略研究[J]. 龙云凤,任志宽,郑茜,郑芬芳.  科技管理研究. 2017(16)
[4]粤港澳大湾区的来龙去脉与下一步[J]. 张日新,谷卓桐.  改革. 2017(05)
[5]湾区经济:国际步伐与中国格调[J]. 张锐.  对外经贸实务. 2017(05)
[6]创新发展、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的再思考[J]. 周运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7]创新经济体知识生产中的规模递增效应——基于我国高新区的实证检验[J]. 胡贝贝,王胜光,张秀峰.  科研管理. 2017(02)
[8]构筑湾区经济引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度的实证分析[J]. 申勇,马忠新.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7(01)
[9]湾区经济表征及其开放机理发凡[J]. 马忠新,伍凤兰.  改革. 2016(09)
[10]基于AHP-BP神经网络的江苏省创新型经济评价[J]. 王英,王灿,孙新泽.  科技管理研究. 2016(09)



本文编号:3608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608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1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