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边界及其机制
发布时间:2022-02-15 23:11
对国内外有关金钱与幸福感关系实证研究成果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金钱和主观幸福感(SWB)的关系是一条呈边际递减趋势的曲线;金钱和幸福感之间有显著但微弱的相关;收入增加并不能保证幸福感的增加;影响个体幸福感的主要是个人的金钱欲望和社会比较(收入排名,社会地位排名)、物质主义、适应水平、品味能力以及消费方式等;金钱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有时可以起到社会支持作用(如镇痛效应),可以影响人的自尊水平,但也会增加对他人的排斥感,减少助人行为。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4(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金钱的边际效应递减
康明斯(Cummins)回顾了先前的研究,根据SWB的自我平衡理论(Homeostatic Theory)提出了SWB的模型(见图2)[36-38]。自我平衡理论认为,SWB是在一个由个性决定的狭窄范围内。外向性和神经质这两个人格维度决定了个体的SWB范围,对环境的体验会影响这个系统,但是它的影响会被两组缓冲区减弱:内部缓冲包括感知控制、自尊和乐观的信念;外部缓冲包括各种资源,例如个人援助,可以改善潜在负面事件的影响。收入通过对内外部缓冲系统作用来影响SWB。收入有权直接促进每一种缓冲,收入与控制[39]、自尊[40]和乐观[41]有着积极的关系;收入也通过提高外部资源的可用性来发挥作用。穷人更容易受到贫穷直接和间接后果的影响。直接影响来自营养不良和医疗保健,这增加了疾病和残疾的可能性。间接影响来自于相对缺乏内部和外部资源来应对不利环境。因此,低收入使得SWB的平衡系统更容易失败,因为其所需的内外部资源无法保持和购买,而富人可以不断优化自我平衡系统从而保障自己的幸福不减少。基于该理论和模型,康明斯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穷人比富人的SWB要低;第二,对于穷人来说,收入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最强;第三,作者进一步推测,收入影响SWB的水平有一个上限,即收入和幸福的关系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才显著。自我平衡理论突出了人格的重要性,同时提出环境的影响,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内外部联动的系统,但是康明斯在其研究中侧重生活满意度,忽视了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并且也没有明确如何确定收入上限。
本文编号:3627444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4(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金钱的边际效应递减
康明斯(Cummins)回顾了先前的研究,根据SWB的自我平衡理论(Homeostatic Theory)提出了SWB的模型(见图2)[36-38]。自我平衡理论认为,SWB是在一个由个性决定的狭窄范围内。外向性和神经质这两个人格维度决定了个体的SWB范围,对环境的体验会影响这个系统,但是它的影响会被两组缓冲区减弱:内部缓冲包括感知控制、自尊和乐观的信念;外部缓冲包括各种资源,例如个人援助,可以改善潜在负面事件的影响。收入通过对内外部缓冲系统作用来影响SWB。收入有权直接促进每一种缓冲,收入与控制[39]、自尊[40]和乐观[41]有着积极的关系;收入也通过提高外部资源的可用性来发挥作用。穷人更容易受到贫穷直接和间接后果的影响。直接影响来自营养不良和医疗保健,这增加了疾病和残疾的可能性。间接影响来自于相对缺乏内部和外部资源来应对不利环境。因此,低收入使得SWB的平衡系统更容易失败,因为其所需的内外部资源无法保持和购买,而富人可以不断优化自我平衡系统从而保障自己的幸福不减少。基于该理论和模型,康明斯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穷人比富人的SWB要低;第二,对于穷人来说,收入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最强;第三,作者进一步推测,收入影响SWB的水平有一个上限,即收入和幸福的关系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才显著。自我平衡理论突出了人格的重要性,同时提出环境的影响,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内外部联动的系统,但是康明斯在其研究中侧重生活满意度,忽视了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并且也没有明确如何确定收入上限。
本文编号:3627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627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