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黔中经济区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7 09:47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剧和区域竞争不断增强的21世纪,黔中经济区作为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12个重点经济区之一,对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由于受地理环境等条件的约束,黔中经济区经济发展一直受到制约,尚处于欠发达区域。本文在对区域开发相关概念界定、区域开发理论回顾和区域开发模式评析的基础上,对黔中经济区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城市化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区域分工合作路径、区域开发政策选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 首先,本文在对欠发达区域开发的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黔中经济区的独特区情,认为黔中经济区开发模式应该选择政府主导型点轴开发模式。政府主导型点轴区域开发作为一种综合利用区域内部各种资源、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和优化区域生产力地域空间布局为依托的区域开发模式,是引导和组织欠发达地区特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 其次,在对黔中经济区矿产与能源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旅游资源等自然资源和经济区资本条件、劳动力条件和技术条件等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黔中经济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禀赋相对充裕的欠发达区域,它在矿产资源、能...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结构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第一章 欠发达区域开发的理论和模式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区域与欠发达区域开发
        二、黔中经济区
    第二节 欠发达区域开发的理论
        一、平衡发展理论与不平衡发展理论
        二、增长极理论
        三、核心——边缘理论
    第三节 欠发达区域开发的模式
        一、欠发达区域开发的国别模式
        二、欠发达区域开发的空间模式
    第四节 黔中经济区开发的借鉴
        一、黔中经济区开发的理论借鉴
        二、黔中经济区开发的模式借鉴——政府主导型点轴开发模式
第二章 黔中经济区开发的基础条件分析
    第一节 黔中经济区开发的自然资源禀赋分析
        一、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能源资源富集
        二、生物资源品种丰富,利于开发
        三、土地资源总体不足,地形、地貌特殊
        四、旅游资源多样,综合优势明显
        五、自然资源禀赋总体优势明显
    第二节 黔中经济区开发的社会资源禀赋分析
        一、资金短缺,资本积累能力弱
        二、技术开发不足,技术引进能力弱
        三、劳动力资源丰富,但高素质人才稀缺
    第三节 黔中经济区开发的区位条件及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分析
        一、黔中经济区不沿边亦不沿海,却是多个经济圈的腹地
        二、黔中经济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迅速,但整体薄弱
第三章 黔中经济区开发能力分析
    第一节 黔中经济区城市化水平及发展轴分析
        一、黔中经济区城市化发展仍滞后
        二、黔中经济区内城市群竞争力仍较弱
        三、黔中经济区发展轴在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基础上形成
        四、黔中经济区城市化总体水平不高,发展轴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提高
    第二节 黔中经济区产业结构分析
        一、区域产业结构及其演进过程
        二、黔中经济区产业结构的总体情况
        三、黔中经济区产业初具规模,结构仍需调整
    第三节 黔中经济区区域分工合作分析
        一、区域分工合作是黔中经济区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动力
        二、黔中五市产业布局互补性强,已形成一定层次的产业分工
        三、黔中经济区产业整合度不高且布局分散,产业集群规模小
第四章 黔中经济区开发的能力提升
    第一节 黔中经济区开发的政策支持
        一、中央政府和贵州省各级地方政府合力共推黔中经济区开发
        二、中央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和倾斜力度
        三、省级政府统筹规划,地方各级政府结合实际实行
    第二节 资本积聚、技术开发及引进与劳动力素质能力提升
        一、资本形成与积聚能力提升
        二、技术开发与引进能力提升
        三、劳动者素质能力提升
    第三节 提升黔中经济区城镇化进程的能力
        一、合理完善城镇布局,集约发展
        二、加快城际交通一体化建设
        三、立足于城市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黔中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分工合作能力提升
        一、产业更新与互补发展能力
        二、确立黔中经济区区域分工合作路径,提升经济区综合竞争能力
总结
    一、基本结论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黔中经济区工业优势与发展路径研究[J]. 邹婷.  特区经济. 2011(10)
[2]基于城市断裂点模型的黔中经济区范围界定[J]. 雷箐青,白明.  商业时代. 2011(29)
[3]黔中经济区主要城市的文化特征[J]. 张莎莎.  安顺学院学报. 2011(05)
[4]黔中经济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状及发展规划研究[J]. 牟成刚.  公路. 2011(09)
[5]黔中经济区现状、问题与对策[J]. 白明,王孝平.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1(05)
[6]全国区域发展新格局中黔中经济区的功能定位[J]. 杨昌德,杨昌权.  当代贵州. 2011(26)
[7]黔中经济区城市化动力机制培育研究[J]. 涂妍.  城市发展研究. 2011(06)
[8]民族文化对构建黔中经济区的作用[J]. 郑朝彬.  安顺学院学报. 2011(03)
[9]贵州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黔中城市群的SWOT分析[J]. 李鸿.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10]前苏联边疆经济开发的政策体系及其借鉴意义[J]. 张健.  经济问题探索. 2011(05)

博士论文
[1]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D]. 刘志生.西北大学 2009
[2]南贵昆经济区开发研究[D]. 涂妍.四川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六盘水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 姚斌.天津大学 2009
[2]成渝经济区主体功能区划研究[D]. 陈吕帅.西南大学 2009
[3]黔东南州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D]. 杨宗周.贵州师范大学 2008
[4]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带经济协同发展探析[D]. 张绪清.贵州师范大学 2008
[5]中国西部地区城市群协调发展空间结构研究[D]. 计珊珊.西安理工大学 2008
[6]基于RS和GIS的安顺市城市发展及环境变化分析[D]. 杨毅.西南大学 2007
[7]清镇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 王超.贵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719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719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2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