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四次“去杠杆”政策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8 20:53
从1999年到2016年,我国杠杆率先后四次达到了阶段性高峰。同时,我国也先后经历了四次"去杠杆"。这四次发生的背景各不相同,所采取的政策也不尽相同,但整体来看,"去杠杆"效果都较为满意。本文通过梳理前后四次"去杠杆"政策,发现一些共同特征,也得到一些启发:第一,托底有效需求前提"去杠杆"。不管何种原因背景下引发的高杠杆及后面的"去杠杆",我国从来没有采取全面"紧缩性"政策去杠杆。"去杠杆"同时,始终兼顾着有效需求的稳定与扩大。其中,财政政策一直都是积极的,扮演着托底有效需求角色。第二,实质性配套改革落地推进。先后四次"去杠杆",我国都抓住了"去杠杆"的契机,有效地推进了货币政策及监管机构领域的改革,这能够激活制度活力,从而带来市场主体活力,应对"去杠杆"带来的阵痛。第三,"杠杆率"一旦过高势必会引起系统性风险。2016年"去杠杆"以来力度决心超过以往三次,因为杠杆率越积越高,虽然前几次短时间化解了,但长期给整个经济运行带来了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我国历次“去杠杆”政策回顾
(一)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的“去杠杆”—1999年前后“去杠杆”
(二)经济过热背景下的“去杠杆”——2004年前后“去杠杆”
(三)通货膨胀背景下的“去杠杆”—2011年前后“去杠杆”
(四)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背景下的“去杠杆”—2016年前后“去杠杆”
“去杠杆”政策启示
本文编号:3773268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我国历次“去杠杆”政策回顾
(一)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的“去杠杆”—1999年前后“去杠杆”
(二)经济过热背景下的“去杠杆”——2004年前后“去杠杆”
(三)通货膨胀背景下的“去杠杆”—2011年前后“去杠杆”
(四)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背景下的“去杠杆”—2016年前后“去杠杆”
“去杠杆”政策启示
本文编号:37732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773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