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高科技产品进口和空间扩散效应对省域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3 19:07

  本文关键词:高科技产品进口和空间扩散效应对省域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依赖传统低劳动成本、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发展模式已现瓶颈,而依靠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新模式的重要途径。对经济增长重要内生变量技术进步影响因素的研究是进一步探索中国经济增长新模式、新思路的重要手段。由于中国地域广泛,区域间发展阶段不一致,面临的技术前沿不同,因此分析技术进步不能忽略空间地理位置的影响。同时从空间地理的角度分析省域技术进步,寻求新的增长极,通过区域性的核心增长极对周边地区产生强有力的辐射效用也是“新常态”下的新思路。空间地理位置仅为影响技术进步的外部非技术性因素,而通过自主研发和进口贸易等技术性因素对各省技术进步的影响则不容忽视。尤其在进口贸易中,随着中国高科技产品进口比例的不断提升,通过此手段获取知识外溢取得技术进步的方式是一种更为成本节约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分析省域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时应综合考虑技术性因素和非技术因素的影响,以探寻“新常态”下各省域经济增长新模式。本文从技术性因素和非技术性因素两方面入手,考虑空间地理位置、高科技产品进口、RD投入以及其他因素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省域技术进步的影响,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对各影响因素对各省的影响进行分析,不仅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同时也便于各省挖掘自身潜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省域技术进步,推动省域经济发展向新模式转变。本文首先梳理了已有技术进步方面的相关研究,在文献研究中发现当前研究中从地理空间扩散效应、高科技产品进口角度对省域技术进步的影响的文献相对匮乏。通过生产要素禀赋理论、里昂惕夫悖论和弗农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高科技产品进口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利用增长极理论,梯度理论和核心区—边缘区理论分析了空间扩散效应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技术差距理论和有限干中学理论探讨了RD投入对技术进步的作用。通过理论分析对高科技产品进口、空间扩散效应及其他因素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并对当前高科技产品进口中存在的问题、地区发展的空间扩散效应的效果以及RD投入基本现状进行了描述。最后,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在定量分析时,首先通过DEA-Malquist指数法对技术进步进行量化,发现在中国省域技术进步存在东高西低的空间聚集现象。然后,利用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分析省域(直辖市、自治区)技术进步的空间属性从而为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提供依据,分析表明2012年中国各省技术进步的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I值为0.4711,省域间空间自相关性较大具有较强空间扩散效应。据此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地理空间扩散效应、高科技产品进口、RD投入和其他因素对省域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回归。根据回归结果,分别对各因素对各省域的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测度。通过对测度结果对比发现:第一,高科技产品进口的首次溢出对广东、上海、江苏和北京贡献较大。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由于中西部地区高科技产品进口少,再加上缺乏人才对通过干中学获取经验再吸收转化的能力弱,使得高科技产品进口对中西部边缘区的技术进步影响较小。第二,根据核心区—边缘区理论,其他政治、经济因素才是真正实现内蒙古、江西、天津等地实现技术进步“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三,存在一些因素对北京、上海、广州地区技术进步产生较大制约。第四,根据有限干中学理论分析,持续性研发和地区间协作形成规模效应是实现高科技产品进口、空间扩散效应和RD投入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从加强合作、促进持续研发、完善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科技产品进口 技术进步 空间扩散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4.3;F752.61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1 绪论11-25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基本概念12-14
  • 1.3 文献综述14-19
  • 1.3.1 技术进步相关理论综述14-15
  • 1.3.2 技术进步影响因素综述15-17
  • 1.3.3 空间计量方法研究17-18
  • 1.3.4 文献评述18-19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19-22
  • 1.4.1 研究基本内容19-21
  • 1.4.2 研究结构21-22
  • 1.5 研究方法22-23
  • 1.6 创新与不足23-25
  • 1.6.1 创新之处23
  • 1.6.2 不足之处23-25
  • 2 技术进步影响因素分析25-34
  • 2.1 技术进步的内容与表现形式25-29
  • 2.1.1 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25-26
  • 2.1.2 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形式26-29
  • 2.2 技术进步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29-31
  • 2.2.1 技术性因素29-30
  • 2.2.2 非技术性因素30-31
  • 2.3 技术进步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31-34
  • 2.3.1 高科技产品进.与空间扩散效应31-32
  • 2.3.2 R&D投入32
  • 2.3.3 省域技术进步影响因素间相互关系32-34
  • 3 主要影响因素与技术进步的理论和作用机理34-43
  • 3.1 高科技产品进.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分析34-38
  • 3.1.1 高科技产品进.与技术进步理论分析34-36
  • 3.1.2 高科技产品进.对技术进步作用机理36-38
  • 3.2 空间扩散效应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分析38-41
  • 3.2.1 空间扩散效应与技术进步的理论分析38-39
  • 3.2.2 空间扩散效应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39-41
  • 3.3 R&D投入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分析41-43
  • 3.3.1 R&D与技术进步的理论分析41-42
  • 3.3.2 R&D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42-43
  • 4 技术进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43-57
  • 4.1 模型的构建43-44
  • 4.2 指标体系构建与说明44-51
  • 4.2.1 省域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44-47
  • 4.2.2 空间扩散效应测度47-51
  • 4.2.3 R&D投入与高科技产品进51
  • 4.3 技术进步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结果及分析51-57
  • 4.3.1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51-52
  • 4.3.2 模型分析与结论52-57
  • 5 政策建议57-60
  • 5.1 区域经济合作的政策建议57-58
  • 5.1.1 建立统一资本市场丰富融资模式57
  • 5.1.2 建立全国性行业互动交流平台加强地区联动57-58
  • 5.2 高科技产品进.贸易的政策建议58
  • 5.2.1 丰富技术进.形式降低贸易壁垒58
  • 5.2.2 加强高科技产品进.对其他产业联动效应58
  • 5.3 其他方面政策建议58-60
  • 5.3.1 推进市场化进程,创造技术进步的良性竞争环境58-59
  • 5.3.2 加大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59-60
  • 参考文献60-63
  • 致谢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肖林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与分解——DEA-Malmquist方法适用性研究及应用[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2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3 何江;张馨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空间面板数据分析[J];南方经济;2006年05期

4 张建清;孙元元;;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技术的空间扩散与地区技术差距[J];南方经济;2012年10期

5 王静;张西征;;高科技产品进口溢出、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09期

6 林毅夫,刘培林;经济发展战略对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本文关键词:高科技产品进口和空间扩散效应对省域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8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88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e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