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资源环境约束下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4 20:13

  本文关键词:资源环境约束下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产业集聚是区域产业组织的一种重要现象,也是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的工业化和经济的整体高速发展。从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数据来看,产业集聚度较高的地区,城市化率也往往相对较高,如浙江的杭州,江苏的苏州,珠江三角洲的东莞,湖南的长沙,成渝经济区的重庆等,这些城市依靠高密度的产业集聚,形成显著的集聚经济,并带动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但同时,,成本高投入、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经济高产出的“四高”经济发展模式使得部分地区的产业集聚和城市化发展背负较重的资源环境压力。由于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增势强劲,高度密集的产业集聚地区会频繁地出现能源短缺、土地资源强约束以及水质性缺水等问题。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研究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的模式,对于我国建设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城市化发展质量、更大程度地发挥集聚效应,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实证和案例三个方面展开较为全面的分析。首先对产业集聚发展、城市化发展以及两者互动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约束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通过对资源环境尾效的实证研究说明资源环境会约束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集聚的发展和城市化发展,最后分析其中两个典型的发展模式,通过案例分析来说明资源环境的约束影响。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资源环境约束对产业集聚发展、城市化发展、以及两者的互动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2)在集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知识的有效性,有助于减轻资源环境对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发展的约束作用;(3)在集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研发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以缓解资源环境对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发展的约束作用;(4)近年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发展之间具有较强的互动关系;(5)从东莞和义乌两个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资源的短缺或是环境的恶化基本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切实有效地保护好有限的资源,在环境可以承载的范围内展开各类经济活动。 上述研究结论可为地方政府依据当地的资源环境现实,以及现有产业集聚度与城市化的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产业集聚和城市化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参考。本文就研究结论也提出了若干在保护资源环境前提下促进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建议,这对于我国未来产业集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当然,由于笔者自身的学术水平有限,本文难免仍有很多不足之处,论文最后部分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
【关键词】:产业集聚 城市化 资源环境 互动 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4;F29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1 绪论10-18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0-12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相关概念12-14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4-17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研究方法15
  • 1.3.3 技术路线15-17
  • 1.4 可能的创新点17-18
  • 2 相关研究综述18-26
  • 2.1 产业集聚相关研究18-21
  • 2.1.1 国外对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综述18-19
  • 2.1.2 国内对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综述19-21
  • 2.2 城市化相关研究21-23
  • 2.2.1 国外对城市化的相关研究综述21-22
  • 2.2.2 国内对城市化的相关研究综述22-23
  • 2.3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相关研究23-25
  • 2.4 综述小结25-26
  • 3 资源环境约束下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理论分析26-36
  • 3.1 资源环境对产业集聚发展的约束分析26-31
  • 3.2 资源环境对城市化发展的约束分析31-32
  • 3.3 资源环境对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约束分析32-36
  • 4 资源环境约束下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以长江、珠江三角洲为例36-54
  • 4.1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36-46
  • 4.1.1 指标体系36-39
  • 4.1.2 指标权重和数据39-40
  • 4.1.3 模型的构建40-42
  • 4.1.4 结果分析42-46
  • 4.2 资源环境约束下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发展的实证分析46-54
  • 4.2.1 指标和数据46-47
  • 4.2.2 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 Hausman 检验47-49
  • 4.2.3 结果分析49-54
  • 5 资源环境约束下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模式分析54-68
  • 5.1 资源环境约束下外资推动型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模式以东莞为例54-61
  • 5.1.1 东莞的发展概况54-58
  • 5.1.2 外资推动型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模式58-60
  • 5.1.3 资源环境约束下外资推动型模式的主要特征60-61
  • 5.2 资源环境约束下市场推动型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模式以义乌为例61-67
  • 5.2.1 义乌的发展概况61-65
  • 5.2.2 市场推动型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模式65-66
  • 5.2.3 资源环境约束下市场推动型模式的主要特征66-67
  • 5.3 两种模式的比较67-68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68-72
  • 6.1 研究结论68-70
  • 6.2 政策建议70-71
  • 6.3 研究的不足之处71-72
  • 参考文献72-78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8-80
  • 致谢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军;;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陆立军,白小虎;从“鸡毛换糖”到企业集群——再论“义乌模式”[J];财贸经济;2000年11期

3 吕光明;何强;;可持续发展观下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4期

4 盛广耀;;城市化模式与资源环境的关系[J];城市问题;2009年01期

5 吴丰林;方创琳;赵雅萍;;城市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0期

6 许旭;金凤君;刘鹤;;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效率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2期

7 陈波

本文编号:391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91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b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