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天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4 19:09

  本文关键词:天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每个区域都会面临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也是社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天津市的整体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但是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亟需整治的环境问题。因此,天津市如何制定合理的发展路线是当下应当首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该研究的出发点和具体意义所在。该文基于天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借助Eviews和SPSS软件,利用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等理论以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首先对天津市生态环境进行库兹涅茨曲线拟合分析,然后又系统的分析了天津市1999-2013年间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对天津市工业“三废”排放量与人均GDP进行库兹涅茨曲线拟合以后发现,每项曲线特征均与传统的倒“U”形状有所差异;第二,天津市1999-2013年间每年的环境综合效益与经济综合效益均有所增加,并且经济综合效益于2002年超过环境综合效益;第三,天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度(D值)在1999-2013年间每年均在0.9以上,属于优质协调的范畴;第四,天津市1999-2013年间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E值)每年有所提升,并于2006年达到优质协调发展的范畴,一直持续至今;第五,天津市当前发展状况属于优质协调发展环境滞后型,环境问题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最后,根据所得结论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认为天津市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可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完善有关制度、建设生态城市等几方面入手。相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对推动天津市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态环境 经济 协调发展 库兹涅茨曲线 协调发展度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X22
【目录】:
  • 内容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目的11
  • 1.1.3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2.1 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性研究12-14
  • 1.2.2 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研究14-16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16-19
  • 1.3.1 研究内容16-17
  • 1.3.2 研究方法17-18
  • 1.3.3 可能的创新点18-19
  • 第2章 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基础19-24
  • 2.1 相关概念界定19-20
  • 2.1.1 生态环境19
  • 2.1.2 协调发展19
  • 2.1.3 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19-20
  • 2.2 相关理论基础分析20-24
  • 2.2.1 倒“U”理论20-21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21-22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22-23
  • 2.2.4 循环经济学理论23-24
  • 第3章 天津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现状24-36
  • 3.1 天津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24-30
  • 3.1.1 工业污染物排放量较大24-26
  • 3.1.2 空气质量持续走低26-27
  • 3.1.3 水环境存在诸多问题27-29
  • 3.1.4 土地资源面临严重威胁29-30
  • 3.2 天津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30-36
  • 3.2.1 天津市GDP和人均GDP分析30-31
  • 3.2.2 天津市各产业产值及其比重分析31-32
  • 3.2.3 天津市产业结构分析32-34
  • 3.2.4 天津市进出口总额分析34
  • 3.2.5 天津市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析34-36
  • 第4章 天津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36-44
  • 4.1 数据选取与模型构建36-38
  • 4.1.1 数据的选取36-37
  • 4.1.2 模型的构建37-38
  • 4.2 数据有效性检验38-39
  • 4.2.1 平稳性检验38
  • 4.2.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38-39
  • 4.3 回归结果与EKC曲线拟合39-42
  • 4.3.1 天津市工业废水排放量EKC曲线39-40
  • 4.3.2 天津市工业废气排放量EKC曲线40-41
  • 4.3.3 天津市工业废固排放量EKC曲线41-42
  • 4.4 小结42-44
  • 第5章 天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44-60
  • 5.1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44-46
  • 5.1.1 构建指标体系的准则44-45
  •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45-46
  • 5.2 计算方法46-53
  • 5.2.1 协调度的计算方法47-50
  • 5.2.2 协调发展度的计算方法50-53
  • 5.3 天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度以及协调发展度计算53-58
  • 5.3.1 原始数据处理53-54
  • 5.3.2 天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计算54-56
  • 5.3.3 天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计算56-58
  • 5.4 小结58-60
  • 第6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60-65
  • 6.1 结论60
  • 6.2 对策建议60-64
  • 6.2.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61
  • 6.2.2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61-62
  • 6.2.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62-63
  • 6.2.4 发挥滨海示范作用63
  • 6.2.5 全面建设生态城市63-64
  • 6.3 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68
  • 后记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健全环保法制 强化监督管理——山西省环保局为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做贡献[J];党史文汇;1994年04期

2 段玉红;环境与经济必须协调发展[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5年01期

3 刘爱华;论自然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和对策[J];山东环境;1995年02期

4 梁俊卿;关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哲学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1998年02期

5 彭珂珊;抗御洪涝灾害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强化措施[J];湖北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6 许艳秋;;促进鞍钢与鞍山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发挥国有资本更大的价值[J];国有资产管理;2008年07期

7 宋文郁;健全环保法制 强化监督管理 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J];党史文汇;1994年04期

8 赵小平;薛惠锋;宋立强;;能源和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14年01期

9 戎柏林;;发展经济 保护环境 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J];环境保护;1988年07期

10 孙向阳,王金枝;试论经济协调发展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之关系──兼对天津市三个方面发展的战略思考[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娟;向清娥;;论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2 刘大海;孟凡涛;柳晓冰;马林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技支撑研究——基于科技创新系统建设视角[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3 王积业;曲春杰;曲天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4 王国兴;袁峗;;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国际经济协调新框架[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云旗;;财政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探索[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6 李景元;;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廊坊市委组织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的主题发言之一[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7 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课题组;孙启文;;贯彻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A];邓小平百周年纪念-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4年

8 刘庆e

本文编号:391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91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d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