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经济增长驱动力及发展模式
发布时间:2024-03-05 00:16
“县”是我国最重要,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行政单位之一。2003年我国县域人口总数达9.16亿,占全国总人口70.88%,全国县域经济GDP达6.45万亿元,占全国GDP 55.15%,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2009年国务院提出:要把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成“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县域经济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这一局面对于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因素比较多,本文从空间因素(中心城市、距离)、经典经济因素(物质资本、劳动和技术因素)和特殊区域政策(省际县域特殊发展政策)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经济驱动力因素及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 本文首先运用计量手段(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和分类,然后在分类的基础上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经济驱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显示:空间因素(中心城市和距离因素)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其中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受中心城市影响大于距离因素,反之,...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基本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基本思路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县域经济基本理论
2.1 县域经济基本概念
2.2 县域经济发展理论
2.2.1 区域分工理论
2.2.2 不均衡增长理论
2.2.3 二元结构理论
第3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评价
3.1 关中——天水经济区概况
3.2 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研究范围
3.3 关中——天水经济区现状发展评价
第4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经济驱动力因素研究
4.1 关中——天水经济区聚类分析
4.2 空间因素分析
4.3 传统经典经济因素分析
4.3.1 物质资本与劳动
4.3.2 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
4.4 省际边界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4.4.1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简介
4.4.2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关系
4.4.3 渭南市县域经济在试验区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4.4 渭南市县域经济发展对省际边界县域发展的启示
第5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5.1 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依据
5.2 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5.3 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与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19386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基本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基本思路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县域经济基本理论
2.1 县域经济基本概念
2.2 县域经济发展理论
2.2.1 区域分工理论
2.2.2 不均衡增长理论
2.2.3 二元结构理论
第3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评价
3.1 关中——天水经济区概况
3.2 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研究范围
3.3 关中——天水经济区现状发展评价
第4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经济驱动力因素研究
4.1 关中——天水经济区聚类分析
4.2 空间因素分析
4.3 传统经典经济因素分析
4.3.1 物质资本与劳动
4.3.2 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
4.4 省际边界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4.4.1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简介
4.4.2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关系
4.4.3 渭南市县域经济在试验区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4.4 渭南市县域经济发展对省际边界县域发展的启示
第5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5.1 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依据
5.2 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5.3 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与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19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919386.html